四五运动,即“四五天安门事件”,是指于文化大革命后期的 1976年4月5日发生的以天安门事件为中心的反对“四人帮”、否定文革的全国性的群众抗议运动。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正义的政治运动。该事件在当时被错误的定为反革命性质,两年后被平反,四五运动成为了具有历史里程碑的重要意义和象征的事件。
1976年“四五天安门事件”时,我22岁。当时,我作为铁道兵6师汽车营的老兵,正在陕西镇巴县唐朝时代留下的巨大古庙里接新兵、训练新兵。我当时,听到的广播,说:
“天安门正在镇压反革命暴乱……,……。”
从1976年至今,时隔38年,在建川博物馆,我有幸见到了保留“天安门诗抄”、“童怀周”们的首领们,长者李先辉教授。——在捐赠仪式上,樊建川馆长讲话,坐着的,是李先辉教授。
这本书,是李先辉教授所著的《天安门诗文》。
“童怀周”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十几位教授、讲师、教师组成的知识界群体。
在捐赠仪式上,李先辉教授讲解当年保留这些“天安门诗抄”的不易。甚至,连他自己都向妻子留下遗言:“如果被抓,请带两个女儿回到家乡生活。请记住,我不是反革命。”
1976年时期,李先辉先生担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院长一职。即使如此,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也有可能被打成历史反革命,或者入狱数十年。
幸亏,“四人帮”被打倒,邓小平后来重新上台执政。
笔者有幸和“四五天安门事件”中,后来,整理“天安门诗抄”的童怀周一起共进午餐。
我们都感到,把1976年“四五天安门事件”的全部历史资料赠予“建川博物馆”是最佳的选择。
2014-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