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访最后的抗战老兵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36

抗战英雄王延洲人生最后一程寒酸

$
0
0

 

《解放军画报》第十期的封面人物:空军英雄王延洲

 

极为简陋的告别仪式

 

201251,在北京松堂关怀医院的王延洲告别仪式极为简单。大约去了30人,有家属,有关爱抗战老兵群体的人员。有《北京青年报》的一位小记者。早晨9:00开始,告别仪式进行大约20分钟。没有任何显赫的人物来,没有任何机构、机关、团体来。

遗孀齐书云女士悲伤之情溢于言表。她和王延洲一直在痛苦的河里漂流至今。

我在2011年去山东日照采访王延洲至今,每一次见到他们,他们老两口子的手都紧紧拉在一起,生怕再分开。也就是说,在人生的最后半年,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王延洲92岁,齐书云87岁,人生的路是那样漫长。但是,“人生幸福的路”对他们恩爱夫妻而言,又是那么的短暂。短暂到残酷的地步。


王延洲遗孀齐书云女士难过得不想说话

 

我第一次采访王延洲,我们谈到了“叱咤风云”和“忍气吞声”之间的区别?

躺在病榻上的王延洲常常自嘲,他说:“我原来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因为,我在抗日战争中击落日寇飞机5架。1949开国大典驾机飞过天安门,朝鲜战争又击落美军飞机两架。自持有功,说话气粗,顶撞领导,成了立刻刻意要打击的对象。本来,我一直的国军抗日呀,这就是原罪!进了县大狱之后,我还是不服!——梗着脖子!监狱长第一天讲话就是冲我来的:‘你是龙,我让你盘着!你是虎,我让你卧着!不信?试一试?’”

我问王延洲:“怎么屈服的呢?而且,屈服了一生?打你了?骂你啦?”

王延洲笑着说:“——饿!——是饥饿!饿了我十天,就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没有问,是怎么挨饿的。我今年59岁,1960年前后的事情我记忆犹新。我知道挨饿的滋味。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眼巴巴地看着一个同学吃东西。可是,我没有。——饿!

 

另外,是王延洲1990年去台湾了。他怎么也不详细谈去台湾的感受。

我知道,他的战友都是少将、中将了。这些战友都来看望他。他只是说,这些战友的家都像“宫殿”一样。我不信,就问老王:“难道,比贪官污吏的家还好?”

王延洲笑着说:“我没有去过贪官污吏的家。怎么比较?”

王延洲作为抗日战争的英雄,他的告别仪式未免太过于简单,过于寒酸。我感觉,像他人生的写照;像他人生的浓缩,像他人生中那些无以言表的遗憾。

现在,中国空军中的数位将军都是王延洲在东北航校教过的学生。他们没有来。

抗日战争中,王延洲击落日寇飞机5架,功勋卓著。政府相关机构连个挽联都没有送。

王延洲的挽联,是太平间的工人写的。他对我说:“王延洲是我们山东人,是抗战英雄。”

我问他:“六个停尸冰柜?温度保持在多少度?”工人回答:“零下4度。”

在极为简陋的告别室的花圈的挽联上可以看见这位工人连夜写的歪歪斜斜挽联墨迹:

“抗战英雄王延洲永生!”

 

2012-5-1


  秀萌宝照片,酷赢“拉比盒子”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发现兴趣所在,玩转新浪Qing!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3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