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访最后的抗战老兵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36

浙江抗战老兵的三多一少

$
0
0


浙江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陈刚、老兵樊宝法老人和志愿者徐晓在一起。

 

所谓的“三多一少和一无、一绝”是什么呢?这实际上是描绘浙江地区与云南滇西抗战地区相比较后,反映当今浙江老兵整体局面的顺口溜。

那么,我分析的浙江地区现状如下:

三多:是指(原国军抗战将士中)中央军的多、上过黄埔军校的多,上前线和侵华日军做过战的老兵多。

一少:是浙江地区对于国军抗战将士宣传的太少。

一无:时至今日,浙江省没有建成一座国家级规模的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战纪念碑。

一绝:在浙江抗战老兵当中,亲笔写自传的人特别多。这与全国的抗战老兵相比,堪称一绝。江浙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鱼米之乡、书香门第、文化盛行。”

 

其实,我多次去浙江采访,早就有了这种认识。不过,这次,见到90岁的抗战老兵樊宝法后,更是感到:这个提法,应该尽早公布于世,以引起人们的关注。

樊宝法先生是书法家,我拜托他写下如此文字,以起到惊世骇俗、焕发良知的作用。

 


 

我是北京人,我保留的云南滇西抗战的书籍有限。但是,也有几十本。拍这张照片时,要站在椅子上拍摄。还有十几本书,摆不下,只好作罢。

云南出版的这些图书,多是政府部门出版的图书。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云南对本地区、地域所发生抗战历史史实的重视。云南的抗战史是从1942年日寇破坏滇缅公路开始的,直至1944年,中国远征军大反攻,把日寇从云南的土地上赶出去。

而浙江,是从1937813淞沪抗战开始打,一直打到1945年日本投降。

 

有一种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认识方法:似乎“中国远征军”和“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是脱离中国党派之外的军队,因此,可以无顾忌地宣传。其实,大错特错了。

“中国远征军”和“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的序列、和盟军的军事单位。

“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中有为数不少的国军抗战将士,他们是由国军序列的军队体系中派去、派遣去、抽调去、考试进去的中国热血青年们。

在中国人的政治生涯中,党派之争可把中国人害苦了。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们基本分成两部分,共产党序列的抗战老兵无疑自始至终都是光荣的。在宣传上也一样,和国军沾边的也不行,要“抖落成”毫无关联的样子。比方:“远征军、飞虎队”就可以宣传了。

 


 

笔者在浙江朋友们的帮助下,多次赴浙江天台、永康、江山、宁波等地采访百多位亲历抗战的老兵。现在已经出版的书籍有:

《最后的军统老兵》(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在江山志愿者王俊先生的协助下,反映了浙江江山地区最后的20几位亲历抗日战争的老兵的最后生活、精神状态。现在,书中不少人物已经作古。

《浙江天台·最后的抗战老兵》(山东画报社出版)。该书在当地林华强等人的协助下,采访42名亲历抗日战争的老兵。目前,已经有不少老兵驾鹤西去。

《浙江永康·最后的抗战老兵》(山东画报社出版)。该书在楼潘荣先生的协助下,当时采访了20几位仅存的亲历抗日战争的老兵。现在,已经有部分老兵经受不起岁月的风云,驾鹤离去。

目前,反映浙江宁波地域抗战老兵的图书,《最后的尊严》等书,正在努力完成之中。

浙江还有没有采访今天抗战老兵现状的图书出版过?笔者孤陋寡闻,敬请指教。

 

解放初期,《中国青年出版社》曾经出版红色系列图书《红旗飘飘》。

《解放军出版社》曾经出版系列红色图书《星火燎原》。

这些图书,都是描写、记录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武工队、游击队等共产党领导的武装体系中的人物的书籍。

目前为止,在中国大陆,以系列图书的出版方式、以报告文学的采访手法,记录、歌颂国军抗战将士的图书系列还没有。五年以后,国军抗战将士将逐渐隐去,那时,研究他们悲欢离合、生死离别、警世恒言的文学作品将成为炙手可热的文字作品。

 

中国的党派之争充斥着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哲学、军事等等领域。笔者以为,与时间赛跑,记录各个党派、军队体系的抗战老兵迫在眉睫。因为,他们都是为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与侵华日军作战的。

互相抄袭的抗战史书籍已经很多。都是,采访亲历抗战老兵的书籍还是文学的空白。

 

中国人在批判日本修改教科书的同时,日本人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本来,浙江是抗战大省吧?但是,浙江的局面仍然处于“三多一少、一无、一绝”的境地。

这也是值得日本人弹冠相庆的局面吧?

——你们日本人不就希望篡改历史吗?——可以安心啦。

——你们日本人不就是希望被害国淡忘被侵略的历史吗?——放心吧。

——你们日本人不就是希望挑起新的领土争端的时候,中国仍然是一盘散沙吗?二战结束68年了,二战反日本法西斯战场上最大的奇观,仍然是国军抗战将士无国家荣誉。这应该是日本人弹冠相庆、举杯相乐的局面。

——历史如果是小姑娘穿的花衣服的话,就请随意裁剪、更改吧?

 


日本鬼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浙江可能是蒋介石家乡的缘故,因此,宣传国军抗战将士的书籍非常之少。

刚刚解放时,浙江省是肃清国民党残渣余孽的重要省份之一。

当时,毙了一批;关了一批;管了一批。牵扯到几十万人。

1961年到1965年,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时期,浙江的局势更是紧张。

国军抗战将士的子女首当其冲,深受其害。他们至今谈虎变色、不寒而栗。

——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局势才开始放松。

其实,浙江是抗战大省。从1937813淞沪抗战爆发到抗日战争胜利的8年期间,浙江省一直处于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单说浙赣战役,就动人心魄。

 

浙赣会战,是1942年夏季,日军为摧毁中国在浙江前进机场,打击国军第三战区主力而发动的一场战争。主要由金华兰溪地区战斗、衢州地区战斗、上饶、广丰地区战斗、浙赣路西段战斗、临川地区战斗、丽水、温州、松阳战斗、日军撤退时的追击战斗等组成。此会战后,日军基本达到了没收与破坏铁路设施和器材以及其他培养战力的各种军事、政治、经济设施和资材、抢掠物资,并掳劫青壮年等以战养战的目的。

浙赣战役中国方面参战人数:共约300,000人。伤亡70,000余人。

浙赣战役日本方面参战人数:150,000人。侵华日军伤亡36,000人。

      

抗战八年,浙江省始终处于抗日战争的最前沿。

浙江省投身抗战的人口最多,上黄埔军校的青年最多,在国军中央军的人最多。但是,宣传得太少。目前,浙江全省内,无一座国家级的抗日战争纪念馆。(上海市的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除外)浙江全省内,无一座国家级为纪念抗战将士英勇牺牲的纪念碑。

其实,浙江自有浙江的出彩之处。自古以来,江浙地区文化盛行、文人墨客不胜枚举。所以,浙江的国军抗战将士中“写自传”的老兵特别多。今年91岁的抗战老兵,樊宝法就是一个例子。

 


学生时代的樊宝法。

 

樊宝法对我说:我1923年出生,今年已经91岁。我的家乡在宁波奉化。

樊宝法:我上小学、中学的时候,侵华日军已经侵犯我国的大部分国土。

我家是中农,有十几亩土地,生活上还行。我有五兄弟,父母非常重视教育。

我大哥负责砍柴,我二哥是石匠,我三哥外出打工。我负责读书。

我父亲是文化人、书法家,所以,常常光顾我家的有保长、镇长、县长等人。我父亲说:卖房子、卖地也要让孩子读书。父亲果然把分给我的田地卖掉,让我读书。

1937813淞沪抗战爆发,日本人打来。老师教课时讲:“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事事关心。”

那时,学校教授抗日歌曲,有聂耳、冼星海等人歌曲,还有外国的进步歌曲。

 

国军的将军中,有个叫胡宗南的。胡宗南是我们这里的人。他别名琴斋,字寿山,曾化名秦东昌,汉族,浙江镇海人。陆军一级上将黄埔系一期生,是蒋介石最宠爱、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其一生历经黄埔建军、东征、北伐、内战、剿共抗日战争,直到1947年指挥进攻占领中国共产党的首府延安,转战西北,官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成为手握几十万重兵、指挥几个兵团的二级上将与名震一时的西北王

为黄埔军校,胡宗南到我们这里来招生,他宣称:“名额不限,欢迎家乡人报名。”

宁波地区的青年踊跃报名,我也去报名。那时,是黄埔军校18期。我们18期有七个纵队,每一个纵队1500人,共一万多人。

 


黄埔军校18期步兵科毕业生樊宝法

 

以下,是浙江宁波地区关爱抗战老兵团体的采访记录。我稍加整理:

姓名:樊宝法出生年月:330227192306023157(农历生日:四月十八)

籍贯:奉化大堰严家田现居地:宁波鄞州东钱湖钱湖人家64131103室。

军校学历:黄埔学校七分校18期步科,10总队3大队11中队原属部队及军衔、军职:134师,师部参谋,通信参谋。

抗战经历1938年下半年,黄埔学校18期招生,报考到西安王曲七分校。10总队(1000多人)3大队(400多人)11中队(100多人),军校生活非常艰苦,军事训练摸爬滚打,还要自己造房搭坑到终南山砍树。

长官姓名:中队长:王经文,大队长:党煌,总队长:于厚之   

1943年上半年毕业,分配134师,师部参谋,通信参谋。

军长:石觉,师长:骆振韶。我部驻贵州贵阳花溪。

战斗经历1943年下半年日军打梧州(广西),日军已是强弩之末,我们打了个大胜仗。我们抗战胜利后来到广州,后进驻九龙仓。

最终军衔4师特务团长承邦捷(疑为邓邦捷)是宁波象山石浦人,他对我很好。内战爆发前,他是团长时我为团部特务排排长,他升师长时提拔我特务连连长,他升军长时提拔我特务营营长。所以我说最后军衔是少校营长时,许多人都不信。

北平见闻:随部队进驻北平,在北平参加受降日军的仪式。虽然,没有参加在故宫太和殿的受降仪式,但是,还是高兴万分。

B时代:樊宝法向我说道:我成也蒋介石,败也蒋介石。为什么呢?我是蒋介石家乡的人,这在国军部队中很是吃香、提升的特别快。日本投降,我随队进驻北平的时候,我已经是营长了。到时,开着吉普车,穿着军服,好不春风得意。

倒霉的时候也是因为蒋介石。我没有参加完内战就回家了。

我一直当小学教师,全国解放了,我仍然在小学当教师。1950年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我如实登记了,不登记也不成呀。上边一看:“——呦,你这小子!没有打内战!那么,你也是阶级异己份子,是危险份子。我们贫下中农勿忘阶级斗争!大伙都监督你!”

1958年让我回到农村,不让我这个阶级异己份子教书了。批斗会上,革命群众们质问我:“你!1938年上过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的校长,是不是人民公敌蒋介石!”

我低着头承认:“黄埔军校的校长,正是人民公敌蒋介石!”

革命群众说:“就你这样的残渣余孽还当人民教师?你他妈配吗?不说话?——嗷?——不服?——找揍?——大嘴巴扇怎么样啊?”

 

我在农村被监督劳动,我能挑180斤的担子,还健步如飞。

生产队长、民兵连长都说:“好样的!下次,挑190斤!”

我农活做的好,要给我“10分”,我不要。我主动要“98”。

人民公社时代要“挣工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这回事了。

 

1979年以后,宁波统战部的同志找我来写东西,我心有余悸,问:“不是来调查历史问题的吧?我已经写了几十年了。由于检查、反省书写得多,我都练成书法家啦。

 

(宁波志愿者、走访者注:樊老确定是黄埔18期,但他所说的报考军校及毕业时间有差异,我们怀疑他由于历史久远而记忆错误。)

 


  
  家庭经济状况(老人自述);一个女儿,女儿女婿都在东钱湖上水村做农民,条件还不如我。我以民办教师退休,当时给我100/月。现在月收入有:甬江职高(900+100/月,拆迁补助700/月。

 


樊老一人很寂寞,唯一解闷的是发挥余热,每天上午教学生书法。

 


91岁的抗战老兵樊宝法先生身体非常好,他给我打了一遍黄埔军校体操拳。

 


樊宝法先生写的自传(1

 

樊宝法先生写的自传(2

 

抗日战争胜利68年了,91岁抗战老兵樊宝法对目前的生活非常满意。作为“宁波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副会长,他写了很多东西。我逐一看过,98%是歌功颂德之物。

歌功颂德之物可否流芳百世?我没有研究过。

但是,我研究过:“经过1949—1979年对国军抗战将士的镇压、监督劳动后,他们普遍噤若寒蝉;只会唱赞歌的人物已经趋之若鹜、不胜枚举。”

北京故宫、颐和园、北海公园殿堂、庙宇的柱子上都雕刻有:“万寿无疆!皇恩浩荡!”的字样。看来,祖祖辈辈、世世代代歌功颂德,是老百姓的专利和义务。

 

一位91岁的人,曾经参加抵御外辱的八年抗战。又经历30载是残渣余孽的政治生涯,再把内心的苦衷掩饰起来,化解成歌颂的完美笑容。这样的人生?众生相几何?

中国的老年人应该告诉年青一代一些什么呢?我一直在想。

 

2013-7-31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3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