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方军公开发表,在《新华书店》能买到的图书。
春节就要到了,忽然想起要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我63岁了,不定哪天倒下,不要留下人生遗憾。我2002年48岁时无奈走下工作岗位。有些沮丧。是《亮剑》作者都梁先生率先来到我家,给我五万人民币,他鼓励我重振旗鼓再开始田野调查、写报告文学。接下来帮助我各位朋友是:永康的楼潘荣、天台的林华强、江山的王俊、宁波的陈刚、嵊州的裘黎阳,诸暨的周勇、南京的独行、新华社的记者唐师曾、深圳的李明晖、宁波的沙力,杭州的吴缘、浙江的王志苗等先生、北京的金錚先生等等。
——没有大家的帮助,我方军一事无成!——方军感谢!给大家鞠躬!
中国的抗战文学基本分成三类
小说派:代表作是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和都梁先生的《亮剑》。
文献派:代表作是余戈的《松山1944》和萨苏的《国破山河在》。他们的分支属于历史教科书,军事史教科书的分类。不过,萨苏先生的书要活泼、趣味性强一些。
笔者认为,中国现在像余戈、萨苏这样的文献派作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余戈只写了松山、龙陵、腾冲的作战文献历史记录。其实,国军抗战将士在抗日战争中同侵华日军进行过22次大战役!有三百多万人牺牲在战场上!——中国人还接着骂中国人?
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宣传已经是丝丝入扣、搜肠刮肚了:林彪的平型关大捷消灭日军1000人。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消灭日本鬼子500人。还有消灭日本鬼子500的,400的300的200的20的种种战役。——我爸爸就是冀中军区的八路军,上过抗日战争大学。
我们再说牵制。东北从1941年前后,抗联全部撤出。可东北还有70万日本关东军。
即使华北、山西、山东没有一个八路军,日军也要70万军队驻守。否则,就是失去侵略、掠夺的全部意义。
1945年日本投降时,日军在16个战区向中国政府军投降。有125万日军78万日侨,韩战俘、韩侨6万人,总计320万人被遣返。(数据引子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中国抗日战争史》第606页。)
中国的抗战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我们已经说了一万遍了,为什么时至今日还没有详细的作战文献著作出现呢?怎么体现出“领导”、“中流砥柱”呢?
笔者1984年在外交部、外事服务局当助理翻译。日本人一直有自己的固定历史,这就是《一亿人的昭和史》。这部历史著作就在书店、社会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的货架上供所有日本国民学习,借鉴。
日本人自1868年的明治维新伊始,不自相残杀,不互相攻击。美国人从1865年南北战争以后,再有没有美国人杀美国人的战争!
——我们的历史呢?值得深思!我们的历史难道是小姑娘换的花衣服?需要互相骂?
田野调查派:代表作是美国记者、作家斯诺在抗战爆发前夜去我国西北采访的故事。
《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我认为,斯诺的报告文学《西行漫记》属于中国抗战爆发前夜对中国的社会调查。
田野调查派的作家、记者,需要有社会的资助,否则,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江河大川、捉襟见肘。火车、飞机、田间的马车、驴车、电话、电报、拉面、窝窝头、大碗茶、旅店、宾馆,都要付费。否则,寸步难行。
当然,还不仅仅是金钱。我在浙江采访数百人,行程几年。其中,抗战老兵的方位、历史、现状,被“我们爱老兵”的志愿者们已经调查清楚;汽车、翻译(浙江话)等等一系列问题志愿者都做好了。所以,我是极为幸运的,幸福的人。
我从小在《中国青年出版社》院里长大,像《创业史》的作家柳青,《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像画家黄胄等等文化人、著名作家常常可见。可以说,那个年代,作家出版一本书都非常难。要天天应付没完没了的“运动”、“斗争”、“审查”。现在,还是时代进步了。人们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精神产品以留给后来的人们。
如果一个社会阻止、限制、苛刻、苛求作家的笔;阻止、限制思想的流畅、流传;限制图书的出版,我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社会。它的恶果会不会影响几代人?
我国解放初期,《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红旗飘飘》;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星火燎原》。这两套红色丛书的出版关系新政权要建立的思维导向,关系到中国人民在新社会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创建一个新社会、和推翻旧社会的战争中牺牲的人们的怀念。
可以说32本的《红旗飘飘》和30本的《星火燎原》有几万人参与,有巨大的社会力量、政权资金在维系着。这两套红色丛书,都没有国军抗战将士们的丝毫回忆,属于时代的产物,有解放初期的时代烙印。
今天的田野调查派比较难。因为,民众已经远远走在执政集团的前面。您看:《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什么时候刊登国军抗战将士浴血奋战的采访记了?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了一些,但是,讴歌共产党还是主题吧?
但是,中国人民在历史的关头大步走在了前面,他们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
笔者写过论文《一千万人和两千万人的争夺战》。主要意思是:八路军、新四军的直系亲属、旁系亲属有一千万人;而国军抗战将士们的直系亲属、旁系亲属有两千万人,都是中国人,要团结一致,向前看!
导演张艺谋、导演陈凯歌、房地产商潘石屹的爷爷都是国军抗战将士,都是国家栋梁。
我在日本留学七年,我调查日本国是这样:他们战死的人有三百万!他们相关战争亲历者的直系亲属、旁系亲属有一千万人。这些人,占日本人口的1/10。日本自大正时代、昭和时代、至今,平成时代,都延续“恩给”制度。既是给为国参战者战争抚恤金。当然,日本还有“政要参拜”,这些事儿被曾经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屈辱的邻国倍加愤怒。但是……
任何国家都一样。人民需要自己的英雄,自己的偶像。——中国人民需要纪念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英雄们。中国人民需要打破党派的芥蒂,为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利益向前看!中国国歌中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所以,今天,中国的田野调查派作家、记者,正是在举步维艰中艰难前行的。
笔者属于田野调查派分类的作家。从1991年开始在日本国采访20几位侵华日军老鬼子至今,我采访了十位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老兵,几位原苏联进入东北击溃关东军的老兵,数百位国军抗战将士、八路军、新四军、原黄埔军校老军官们、慰安妇、劳工、东北抗联老兵等等老兵。我出版了十几本图书。
我最近要出版的是《最后的飞虎老兵》;其中人物都是我在13年中,一个一个采访的。
《来谢罪的鬼子兵》,其中人物是12名老鬼子来谢罪的故事。当然是逐一采访的。
《歙县国军三少校》,其中人物是我逐一采访的。没有众人帮助,我寸步难行。
《战祸的记忆》一书,是我逐一采访的。我希望,能再一次在日本国出版。
笔者一直主张:抗日战争是一部浩瀚的历史,而亲历抗战的老兵就是这部苍天巨著的最后篇章。我们告诉未来的中国人什么?告诉他们什么样的抗战史?我们有没有责任和义务告诉他们真实的历史?国军抗战将士们自己回忆的,自己哭诉的出死入生、沧桑人世、生死离别、悲欢离合是否应该传颂下去,让后来的人们思考?
我想,我完蛋到了另一个世界,我当过八路的爹会和我握握手。他们那一代人毕竟出版了32本《红旗飘飘》、30本《星火燎原》。我完蛋前,应该写了20本吧?他们主要写八路军、新四军、抗联、游击队。我写得多是国军抗战将士。
抗战艺术有小说、诗歌、版画、油画、钢琴曲、交响乐、报告文学……。
支持抗战文学巨鼎的三足,就是:小说派作家,文献派作家、和报告文学作家。
我们的艺术、历史、道德、信仰、理念要传承,就有依靠大家的努力。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方军感谢支持者,并给曾经帮助过我的兄弟姐妹鞠躬!
欢迎转载,谢谢各位! 中国作家协会作家 方军 201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