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5日,我们大家一起采访了抗战老兵李昭东
侵华战争时嚣张一时的日本鬼子兵
全国有“关爱抗战老兵”的民间群体。是志愿者老张、广军告诉我的采访信息的。
他们说:“北京有位亲历1937年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和四次长沙会战的老兵。”
听了这个消息,我大惊。刚刚见到92岁的抗战老兵李昭东,我没有说话。只是旁听、观察。但是,给我的感觉:“他是战神。”——这个定义是怎么下的呢?
我是1972年11月到军队服役的,1979年我退出现役。我是铁道兵里的汽车兵,不是冲锋陷阵的野战部队。但是,我见过上前线“杀人不眨眼”的步兵。很多人是“时势造英雄”,我们连的兵,补充到陆军连队,参加中越反击战。脚炸没了,爬着还在冲锋;一个兵抓回三名俘虏。其实,这两位战友平常可蔫儿了。没有战争,他们也成不了叱咤风云、枪林弹雨过来的英雄。
92岁的抗战老兵李昭东一样,他稳重、踏实,坐在那里像一座铁塔。他说:
“杀人,其实比杀一只鸡还容易。”——您听听!
我想:只有“杀过鸡,和杀过人”的人才有这等感受。
我想:只有身经百战、杀人如麻的战神才有如此这般的平静叙述和生动的比喻。
我当过兵,自然知道亲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尸横遍野的军人什么样。
自古以来,中国还没有亲历现代化的战争。中国人经历过的,到目前为止,都是常规武器战争;是依靠勇气和体力就可以参与的战争。比方:“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伊拉克人和美国人作战,才是现代化的战争。还没有见到美国人呢,一个集束炸弹群的空投轰炸,十平方公里内已经没有生命存在了。
92岁的国军抗战老兵李昭东亲历的是常规武器的战争,他浑身是伤,有重伤,有轻伤。只有浑身上下充满伤疤的人,才有资格说这样的话:“杀人,其实比杀一只鸡还容易。”
我们大家给92岁的抗战老兵李昭东挂上老百姓制作的抗战胜利证章。老人很高兴。
故乡在北平通州,当时随父亲在武汉谋生的李昭东对我说:“1937年2月,国军来抓兵。他们说:‘日本人要来侵犯我们中华大地了。两丁抽一,为国充军。要不,交100现大洋也成’。被抓的青年们都被小麻绳捆着,成串往上海一带拉去。我对抓人的国军官兵说:‘捆着,死也不去!不捆着,我自觉上前线和日寇拼命’。”
我特别相信李昭东的话。原因很简单:“皇城根下的老百姓都是这等人物。”
1937年淞沪抗战不久,侵华日军占领苏州。
这是李昭东1993年75岁时写的回忆录,总结自己的一生。
李 昭 东 回 忆 录
我叫李昭东,原名李振声,生于一九一八年十月,现年七十五岁。祖籍河北通县,寄居湖北汉口,父讳连仲,在张自忠部队任炮兵营长,一九四零年在湖北与日军作战牺牲。一九三七年九月,我在汉口响应蒋委员长抗日到底的号召,赴上海嘉定县入伍九十八师,师长夏楚中,副师长王甲本,旅长方先觉。我在五八八团当兵,在重机枪连任过班长,少尉排长。一九三九年在特务连任过中尉排长。
在安徽宁国县大王村与日军作战负伤,出院后调到第四军,军长张得能。
一九四三年,我在军部搜索连任中尉排长。在军部谍报队任上尉谍报员,去江西黄县侦查日军阵地是负伤。一九四四年出院后调到青年军二零二师,师长罗泽峰,团长孙金铭,我任战车防御炮连上尉连长。
我参加过长沙四次大会战,抗战八年与日军作战略记两百多次,负轻重伤三次。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蒋经国派我到胡宗南新十七旅,我任旅参谋处少校参谋。旅长王作栋,团长毕铁桥,一九四八年在陕西富平县与共军作战时牺牲。一九四九年六月改为十七师,师长王伯华,副师长马洪英,我任参谋处中校参谋,中校作战科长,代理参谋长等职。
一九四九年冬,奉命向四川转移,到达四川汉源县富林镇大渡河边,与川军刘文辉二十四军相遇,经两日夜战斗,把二十四军全歼,当即向台湾汇报,指示我师原地驻下,扩大反共基地。
一九五零年二月共军大规模向我进攻,经四日激战,我师弹尽粮绝,又无援兵,被共军瓦解。我被送到西南军大分校,思想改造三年后,释放返乡干农活、当工人。
由于以前的历史,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冲击。我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在抗战八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我出生入死,流血流汗得到过抗日胜利纪念章和梅花奖章。现在我老了,每当回首往事,总觉得命运对我不公平。
近几年两岸关系日益缓和,来往较多,听说中华民国对老国民党员及官兵有一些优抚政策,不知此政策何时才能在我身上得到落实,为的是讨个公平得些慰藉。
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27楼四单元105号
李昭东
(笔者注:此稿写于1993年。当时,李老75岁。今年,李昭东老兵已经92岁了。)
这张照片拍摄于1985年,抗战胜利40周年。地点在李昭东夫人家乡四川。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占领南京,此时李昭东已经在方先觉的部队当兵。
李昭东夫妻感情甚佳,夫妇二人虽然没有孩子,却相濡以沫60年。
李昭东作战经历丰富,抗战8年,辗转中华,历经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四次长沙会战,负伤多次,出生入死,获得由国民政府颁发的抗日胜利纪念章和梅花奖章。
李昭东在刚刚解放时,入狱三年。他在自传中,用了“学习三年”和“释放”词汇。没有“入狱”何来“释放”?没有荷枪实弹的“保护”,谁不作鸟兽散?
经过我的仔细询问,得知:李昭东之所以躲过“镇压反革命运动”、“反右派运动”、“四清四不清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而安然无恙地坦坦荡荡地生活在今天,和他“没有正经单位”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人见面要问:“您是哪个单位的?”这种问询,在国外不常使用。
比方,今天的日本人可以在一生中换无数工作。他的每一份薪水都要给日本国上税。他退休了拿退休金,是他“当年的税金”和“今天日本年轻人创造财富的分成。”所以,这个日本人“有没有工作,和干什么工作,在什么单位工作”,都不那么重要。
中国人的“单位”在30年以前,管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比方:结婚申请、分配住房、免费医疗、涨工资、子女上学、火葬场送行等等。关键,是档案。而李昭东自出狱以来,一直在农村,或者四处干小工。没有正经单位,所以,也没有档案的审查机构。
有单位,有档案的人几乎无人能躲过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冲击。
李昭东过去叫“三无人员”:无单位、无管理、无保障。现在,他归街道管理,有退休金千元上下。北京市的医保覆盖了,他还可以享受医保待遇。
李昭东几年前摔伤,做了股骨头手术,在老伴儿的精心照料下,恢复很好。李昭东没有子女,二老已携手走过整整一个甲子。50年代,李昭东在通县老家务农,几乎无人知道他曾经是国军抗战时期的少校军官。
因为,1937年,他从被抓走时,是“小麻绳”一捆。回来时,是1951年,“小麻绳”刚刚松开。十几年时间,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生死之间的他,没有时间回家。所以,被乡亲们淡忘了。
李昭东对我说:“文革时,被批判的不厉害。原因是村里人都不知道他还是国民党军官。”
尽管如此,在人人自危的文革时期,李昭东还是因为“历史原因”遭受过冲击。当时,李昭东老伴儿坚决不离婚。这对李昭东来说,是苍天的恩赐。
抗战老兵李昭东在几年前的留言
这是国军抗战老兵李昭东写的感言
李昭东非常喜欢看书,他家关于抗日战争的书籍不下几百本。而且,本本有他看过的批注。甚至,每一页都有他写下的感想、留言。
李昭东对自己的人生结局并不满意。他认为,国难当头,他随千千万万的中国民众一起,所当时的国军投身抗战、流血牺牲、赴汤蹈火。现在,都没有一个说法。不服!
李昭东听说,台湾方面对国军抗战将士有抚恤政策。用他的话,叫:
“近几年两岸关系日益缓和,来往较多,听说中华民国对老国民党员及官兵有一些优抚政策,不知此政策何时才能在我身上得到落实,为的是讨个公平得些慰藉。”
李昭东的命运实际上是中国社会的缩影、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是中国民众命运的缩影、是国军抗战将士命运的缩影。
看见李昭东的命运,就看见了1895年大清帝国北洋水师完败时,中国民众的状况;
看见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之间的不断摩擦、火拼。
看见了战后67年的今天,国军抗战将士的愤愤不平和耿耿于怀。
看见了亲历抗战的国军抗战将士信中怀着的那颗需要抚慰的心。
日本人真是可以弹冠相庆了,他们不费一枪一弹,就可以使中国内部的原子裂变不断产生新的怨恨和不满。不是日本人坏,而是中国还没有出现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解决这个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关乎千千万万人恩恩怨怨的简单问题。
简单到什么程度呢?国家制作一枚抗战胜利证章33元。颁发活着的抗战老兵,像李昭东这样的抗战老兵;补发不在的,类似著名导演张艺谋、陈凯歌的父亲,类似潘石屹爷爷这类人群群体。效果会怎么样呢?这种爱国主义的教育,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间吧?
二战最大的奇观,就是没有给200万抗战将士颁发参战胜利证章。
而抗战军队的直系亲属、旁系亲属人数是有划分的:
共产党领导的在敌后牵制日寇的抗战军队直系、旁系亲属有1000万人。
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抗击日寇军队的直系、旁系亲属牵扯到2000万人。
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的父亲在抗日战争时期是黄埔军校毕业的校官,他是直系亲属。著名的电影导演陈凯歌先生的父亲在抗日战争中,为了投身抗战参加国民党。他也是直系亲属。
台湾著名歌手,有“民歌王”之称的潘安邦(代表作有“外婆的澎湖湾”)的父亲也是参加抗战的国军少将。
奶茶刘若英的祖父刘咏尧,同胡宗南、杜聿明、陈赓、左权、徐向前同为黄埔一期同学,同聂荣臻、叶挺为黄埔三期教员,国民党陆军上将,国民党政府“国防部代理部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刘父则是海军舰长退役。刘若英也是直系亲属。
林青霞的父亲林维良,是个军医官参加过抗日战争,内战后撤退到台湾。
秦汉的父亲孙元良,抗日将领。也是抗日时期的师长、军长、兵团司令。
孙元良籍贯四川成都。父亲孙廷荣,曾任清廷知县。叔父孙震,曾任第二十二集团军司令官、国民军第五绥靖区司令官等职。那么,秦汉也是抗战将士的直系亲属。
邓丽君父亲邓枢,一位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4期的退役少校,曾参加过李宗仁将军指挥的台儿庄战役。那么,邓丽君也是参加抗日战争将士的直系亲属。
无独有偶,笔者听这样的信息。我听说,出身安徽芜湖的著名演员赵薇的爷爷,曾经是新四军。并且,在抗日战争中光荣牺牲。当然,这些无证实的渠道。但是,侵华日军确实在我国的安徽省占领八年!如果属实,她赵薇应该是直系亲属?还是旁系亲属?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单田芳的家属,也和国军有关。解放初期他家有三人被逮捕入狱、文革前后,他家也是倍受欺凌。笔者最大心愿,是有机会拜访单田芳老师,采访此事。
最近,有个网友发微薄,说潘石屹爷爷也是抗战老兵。本人转载如下:
@蒋中正日记:潘尔燊,潘石屹祖父,30岁考入黄埔军校,投身革命。他曾率部在抗日战争“中条山战役”张店阻击战中,浴血抗敌奋勇杀寇,2300多名壮士在撤离阵地时只剩7人。他的长子潘钟麟在战役中壮烈殉国。@潘石屹 说:“燊字很难认,一般人读不出。但爷爷告诉爸爸说,他刚到黄埔军校时,蒋介石点名,把燊字读对了。”
以上,这些人物都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拿他们举例,使尊敬的读者更能设身处地。
笔者说过:
没有给抗战将士补发参战证章,不但对参战者,也是对家属的打击和蔑视。
1991年到1997年我在日本国学习时,采访22名原侵华日军老兵。当谈到抗日战争胜利,有位日本老兵给我展示一幅他保留的,1945年二战胜利时,由法国人画的一张介绍中国战场的漫画:
一个彪形大汉中国人,被一个小个子日本兵打得东倒西歪。
小个子日本兵开始照大个子中国人裤裆猛踢一脚。大个子痛的直咧嘴!
大个子痛的双手捂着裤裆一转身,小个子日本兵又照着大个子的屁股一踹!
大个子双手捂着屁股大叫,这时,小个子又照着大个子的下巴上一拳!
大个子被打的摇摇晃晃、歪七拧八;大个子倒了,咚!倒把小个子日本兵砸死了。
这位日本老兵坚持认为,这就是日中战争。而我认为,用漫画表现一场浩瀚的战争?这不过是一个滑稽的笑话。所以,我当时没有翻拍下来。至今叹息。
战后67年,我认为,法国人是不是还是能补充画个漫画:
“一场拳击赛,上三个选手,AB一头儿,打C。可是,A和B自己互殴,没完没了!C就趁机暴打A和B。照裤裆一脚!照屁股一踹!照下巴一拳!”
不知道法国人是不是还能用漫画的形式表示出这个“民族对民族”长期争斗现象?
我深信,在三百年之内中日之间的争端还会没完没了的。但是,战争的格局、战局、结局,基本上的情形会如同上面的两幅漫画一样。
今年,抗日战争胜利67年。等到抗日战争70周年的时候,像李昭东这样的民族英雄会更加难以寻觅。那时,他们都会随着自然地规律走进历史的博物馆了。但是,国军抗战将士的国家荣誉,将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话题,而永远存在。
2012-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