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想让历史重演您现在就开始掩盖它。
风流倜傥、神采奕奕的美国飞虎队中国飞行员周训典先生在1945年2月的照片。
开笔之前,我首先跪求出版社编辑:“不要改这个题目。这篇文章不反动。”
我印象当中,今天的编辑的历史责任就是给历史人物做“花褂子”、“花衬衫”。
然而,真实的历史不是小姑娘身上穿的“花褂子”、“花衬衫”可以天天更换。
众所周知,刘少奇主席的命运怎么样?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命运怎么样?身经百战的贺龙元帅又怎么样?——不胜枚举呀;——不胜枚举!——光说他们是“被林彪、四人帮所迫害的”,这能让人信服的理由吗?自从进入互联网时代,什么消息被遮蔽了?没有一条!
悲惨,是一个民族的悲惨。如果想让历史重演的话,不妨用编造色彩来掩饰历史。
我真是担心“断代”呀!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文化大革命”是什么东西了。无数老年人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历史、为了将来,呕心沥血记录了历史。可是,经过报社、出版社编辑们的“砍杀”;——一群笔吏刀斧手的砍杀后,已经所剩无几……
我是在十年前芷江飞虎队纪念馆开会时遇见周训典儿子、儿媳的。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周训典先生的人生命运。我以前本着,“只写活着的”的原则,因此,我不大关心已经逝去的人。不管说客说他爸爸、他二大爷有什么样的英雄壮举,我也不为之心动:
“采访逝去的英烈,可以2018年以后进行。那时,9、18事变过去了87年!卢沟桥事变过去81年!抗战胜利过去了73年!在世的老兵已经是寥寥无几了,即使是神仙,也是老态龙钟了!”
——可是周训典不一样……
其实,扪心自问:像周训典一生悲催命运的又何止成千上万的人?
编辑:您如果良心,就如实告诉我们的后代:我们的前辈都经历了些什么?
其实,在中国社会无人不晓:“我们就是欺骗我们的后代也是很容易的,我们不妨编织出一张张幸福的图画来。做“花褂子”、“花衣裳”、“花衬衫”……。可是,在不远的将来,您的儿子、孙子,我们社会的其他人又重蹈覆辙,您又会作何感想呢?”
周训典是文革后期(1970年5月2日,在四川广汉14航校)让革命群众殴打致死的。
他被殴打到还有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他还被仇恨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群众揪着双脚,从三楼顺着楼梯的台阶“咚”、“咚”、“咚”地拖下来的!每一个台阶都重击一下奄奄一息的周训典先生的头颅!最后,气若游丝的原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的功勋飞行员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咽气前,一群饿狗扑上去,撕咬他、舔舐他、吞噬他。
他还无助地、本能地伸出手臂最后地推开疯狗的撕咬……
这还不说。抗战英雄周训典惨死之后,被革命群众把尸体拉到机场的跑道旁草草掩埋了!至今踪密难寻。
这是草菅人命!——而在那个年代,一切都是可以的。至今无人追究,因为草菅人命太普遍了。只要他是“国民党反动派”、“地富反坏右”、是“资产阶级走资派(包括刘少奇、邓小平)都可如此对待……
以上关于周训典先生惨死的这段故事,是飞虎队英雄彭嘉衡老人亲口告诉我。
那么。彭嘉衡是何许人也?让我们上网查一查?彭嘉衡的事迹如下:
“彭嘉衡,1921年7月生于印尼,1938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交通兵团,1940年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1年进入中央航空学校学习,1942年赴美国高级飞行学校学习,1944年回国被分配到美国第14航空队中美航空联队,1947年退役,1950年进入军委民航局工作。1986年退休。抗战期间,曾64次参加对日战斗,曾获美国航空最高奖"优异飞行十字勋章"。2010年8月22日下午2点整,享年89周岁的彭嘉衡在北京逝世。”
以上,关于彭嘉衡的事迹是网上搜索来的。又是“光说好不说坏、报喜不报忧。”
彭嘉衡在民航工作期间,从镇压反革命运动(1951年)开始,就年年挨整。而且,运动不断、接踵而至。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乎天天挨打。彭嘉衡头发带着头皮被揪掉了,十几颗牙在被人把头揣在暖气片上相撞后,磕掉了。彭嘉衡13岁的儿子看不下去,拿一把小刀向民航保卫处的处长腹部戳去!连着三刀!
——要不是年纪小,彭三毛早就被枪决了。
我1991年开始采访侵华日军老兵。我在日本国期间常常去图书馆。日本人珍藏的(1942年)“侵华战争时期在中国的发行的漫画里都是‘抗日无好下场!’的意思。——难道真是如此?——日本人是神吗?——他们能先知先觉?”
——周训典在1944年7月14日,和中美空军联队(飞虎队)第五大队的4中队,配合第14航空队袭击日寇的白螺矶机场,他架机超低空发行扫射日寇飞机。飞机上的摄像胶片随着机枪扫射自动拍摄,证明,仅仅这次,周训典架机扫射使24架日机中弹并击毁。当时的中国空军为他记大功一次,并颁发奖金。
——按照日本人的说法:周训典罪大恶极应该死无葬身之地的!
彭嘉衡和周训典是解放后的同事。他深深知道关于周训典所有的故事。
还有其他人证实这件历史的故事:上面那段,“临死前用手驱赶饿狗们的撕咬的情景;做出最后的本能求生挣扎的样子,”就是彭嘉衡先生向我叙述的。
其他人的证言、证词刊登在《中国民航》回忆录的章节中了。为了不在重复“国民党反动派、地富反坏右、国民党残渣余孽”的可耻下场,我就不重复刊登了。
时至今日,抗战胜利70年,还有不少大骂国军抗战将士的人存在。我仔细研究过这些人: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们一般都在日寇肆虐时深受其害。他们的家乡被侵华日军的“三光政策”给烧毁了,他们的爷爷不是被殴打,就是被侵华日军们给砍下了头颅。他们的奶奶无一例外被侵华日军集体强暴……。
还不是幸亏国军抗战将士杀了回来……,才解救了这些人的长辈、家乡。
当然,大骂周训典、彭嘉衡的人还是会大量存在的。因为,周训典他们既是“国民党反动派、还是美国特务”嘛。——有些人的眼光就是这样“固步不前”。
不管怎么样,直至今日,当年的“地富反坏右、国民党军官”的子女们对今天的局势还是忧心忡忡、心有余悸、望而生畏、退避三舍的。尽管在庆祝抗战胜利70年!八年前,周训典的儿子、儿媳出版一本图书,其中,就不敢描写“父亲惨死详情”这些内容。他们只是说:“受林彪、四人帮迫害(见第一页,《序》中词语)……”
周训典儿子写其父的图书《精忠志》
我和周训典的儿子、儿媳发生过多次争论。我认为:“如果,不向后人介绍真实的历史的话,这本书还不如不写。”尽管周训典儿子、儿媳有他们的理由,但是,还是没有充分理由说服我方军。
如果我们的后人,如果看到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贺龙等等人物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至死。”除了轻描淡写,而没有具体的实例的话,我们的后代将无所适从。怎么讲呢?他们憎恶什么?惧怕什么?担心什么?同情什么呢?什么叫悲惨?什么叫无法无天?——我们中国人世世代代相传的“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怎么才能被理解、被传承呢?——什么样的社会才是法治社会呢?——我们抗战的英雄们都是什么下场呢?
我看过关于怀念周训典的所有文章。我认为,有必要把他在抗战时期的故事节选一段,以飨各位尊敬的读者。我的目的是问中国人民:“他是抗战英雄,可是,怎么让中国人民自己给殴打致死了?!——难道是日本人打的吗?”下面的文章,是我选自周训典回忆录中的一小部分。是作者周训典儿子、儿媳同意我转录的。即使他们不同意,我也转载了。这并没有违反《著作权法》。一,我注明了文字的出处。二,我说明了他们的著作权所有。
二,周训典在抗战时期的故事
周训典在受降日军时期的照片
1940年3月,周训典和学员们一起被送到四川省铜梁县(今属重庆市)旧市坝空军入伍生总队。这个总队实际上是一所航空 预备学校。周训典被编在第九中队,当时共有12个中队,全是飞行或机械学员。训练期限为6个月,除了学习文化课和航空知识 之外,主要是军事训练,要求十分严格。
铜梁在重庆市西北部,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邱少云烈士的故乡,盛产稻米、小麦、蚕茧和茶叶等农副产品,竹林茂密,矿产丰富,但那时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条件很差。周训典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加上训练紧张,生活艰苦,思乡之情不觉油然而生。他毕竟是一个第一次出远门,年仅19岁的青年。但报考航空机械学校是父亲同意的,他的父亲有一种“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旧观念,要让父亲允许自己投笔从戎,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以前的几次“行动”,不是瞒着家里,偷偷出走,就是被无奈地“逮”了回来,没有任何条件可讲。再说,亲戚朋友和老师同学都知道他考上航空机械学校了,还依依不舍地为他送过行。“好马不吃回头草”,周训典想,条件再差,生活再苦,也要坚持。如今,要做几件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民族的事,不付出一点代价,不作出一点牺牲,是根本不可能的。何况这是实现自己报国志向、进行抗日救亡的第一步啊!万事开头难,只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艰苦和紧张,都是情理中的事。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古人早就讲得非常透彻了。周训典顽强地坚持下来了,并且在训练中取得了矫人的成绩。同年9月,入伍生总队的训练结束了。周训典被送到成都南门外上桑里9号的空军机械学校。成都是四川省省会,物产丰富,交通方便,有杜甫草堂、武侯祠、望羊楼和青羊宫等名胜古迹。环境和条件都比铜梁县好得多了,又经过“入伍生总队”这半年的磨练,周训典不仅适应了紧张艰苦的生活,心情也比那时好多了。在空军机械学校,他被编入“第13期初级甲班”,训练期为一年半,分为3个学期。第一学期是半天上课,半天实习。上课时讲授高中课程,实习时,就到工厂劳动。后来,周训典才知道,初级班只是培养机械军士的,将来做空军的地勤工作。这离自己驾机升空,打击敌人的志向相差甚远,真有“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的天壤之别。于是,他抓紧一切空闲时间,甚至起早睡晚,学习高中的主要课程,决心报考中级班,因为中级班需要有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然后再等待机会改变自己所学的专业,实现当飞行员的理想。
1943年周训典在美国学习飞行时的照片
1941年4月,第二学期开学不久,学校招考第三期中级班学员。周训典报名应考,由于平时扎实的功底,加上临阵反复地磨枪,果然天随人愿,周训典被录取了。他心里非常高兴,因为这朝他的奋斗目标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是,这样的好心情并未持续多久。当地的报纸刊登了宁波沦陷的消息。1941年4月19日,日寇军舰10余艘和多艘汽艇,加上万余名士兵,在飞机的掩护下,从多处登陆,侵入镇海要塞,突破甬江防线,逼近宁波城区。20日下午5时,宁波落入敌手。从此,周训典与家人失去了联系。这更加剧了他对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思念之情。周训典为自己考上中级班的高兴劲降到了冰点,但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却达到了沸点.抗日救亡的决心也更加坚强了。他决心刻苦训练,希望有朝一日能打回老家去。
1941年7月,空军招收第十五期留美飞行班学员。周训典终于等来了改变自己专业,实现当飞行员理想的机会。驾驶飞机与侵略者在空中打仗,当然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家已被日寇占领,国破家亡,父母离散,无依无靠,即使牺牲了也无所牵挂。他对日本鬼子刻骨铭心的仇恨变成了效死疆场、保家卫国的坚强决心。他想豁出去与日本法西斯决一死战,若在战争中殉国,也死得其所,对得起那些在日寇铁蹄下遭受践踏蹂躏的父老乡亲了;如果能活下来,总有一天能风风光光地见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年迈勤劳的父母。当然,“留美”两个字对这个刚满20岁的青年来说,也有巨大的吸引力。在那个年代里,美国毕竟是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地方,周训典怎会例外?何况,去美国是为了学飞行,学飞行是为了打日本,打日本是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使自己的同胞免遭侵略者蹂躏之苦。报告后经过严格的体格检查和全面的文化考试,周训典被录取了。
1941年12月,周训典与同他一起考上的飞行学员由成都送到昆明的空军航校。3天后,又从昆明到了祥云县云南驿这所航校的初级班,也就是初级教练机训练基地。祥云县在云南省西部,今属大理白族自治州。第二年元月,开始训练,半天学习飞行理论,半天进行飞行实践。全班共有169名学员。
1942年6月,云南驿初级教练机训练基地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他们只得按照上级的命令,从祥云县搬迁到云南省东部的沾益县(今属曲靖市),继续进行训练。同年8月,初级飞行训练结束。经过驻校的两名美国空军军官的全面考试和严格审查,169名学员中,准许出国留美的只剩71人,周训典就是其中之一。周训典和获准留美的学员从沾益回到昆明,等待赴美的命令。
1942年到1944年周训典在美国空军受训练时期的照片
1942年周训典在云南驿机场和战斗机合影
1942年9月,正是秋高气爽、气候宜人的季节,祖国的天空却布满了战争的阴云,祖国的大地震响着隆隆的炮声。周训典怀着出国深造,学好飞行,驱逐日寇,报效祖国的心愿,随同与十五期第五批留美飞行学员一起奔赴美国。他们先从昆明乘中国民航的飞机飞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加尔各答在盂加拉湾海边,是印度的第二大港,港口可泊大型海轮,是印度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之一。周训典一行在这里只住了3天,就坐火车离开了这个 东方大港,到了印度东南的克拉嗤,住在当地的美军兵营里待命,而且一住就是3个月。他们天天盼望赴美的日子,天天等待去美的轮船。周训典的心里虽然十分焦急,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就连他们的领队空军少校范光华的心里也没有底。同行的飞行学员,有的逛大街,有的看电影,也有的甚至聚在一起进行赌博,生活显得十分无聊。周训典虽然也逛过街,看过电影,但从来没有参与过赌博。为了到美国后能学得好一点,学得多一点,他利用这段待命的日子,自学英语,提高英语的会话和阅读能力,扫除语言上的障碍。同年12月,他们终于等来了盼望已久的远航大洋彼岸的美军运输舰,离开印度,驶向美国。
周训典在美国的学习照。第五批留美学生第二班飞行班学员。后排右六为周训典。
航行途中,轮船在德班停靠两天。德班是南非东部的海港城市,面临印度洋的纳塔尔湾,原名就称纳塔尔湾市,海滨风光如画,十分迷人。不过,他们只在那里逗留了两天。运输舰在德班港添加了燃料和淡水,补充了食物和药品,又启航了。
1943年1月下旬,这艘运输舰终于抵达目的港,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但是,他们还没有观赏一下她的风采,当晚就乘火车奔赴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裴诺克斯市(凤凰城)的威廉姆斯航空学校,并在那里接受飞行预备训练。训练的内容主要是学习英语,掌握语言工具,锻炼体魄,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还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体能测试,以适应飞行的要求。短短一个月的飞行预备训练,转眼就结束了。3月初,他们转入雷乌民航学校。雷鸟航校就在裴诺克斯市的郊区。原为地方所有,此时已被美国空军征用。在正式学习飞行之前,他们又一次接受初级飞行训练,一是为了巩固在国内的训练成果,二是为了提高出国后预备训练的成绩。两个月后,才到美国土山市的莫拉那机场,接受中级飞行训练。7月,中级飞行训练结束,转到洛克机场,进行驱逐机飞行训练。分科飞行训练开始时,校方征求学员个人意见:愿意学习哪种机型的飞行技术。周训典坚决表示:学驱逐机!驱逐机,现在称歼击机,也称战斗机。这种飞机主要用来歼灭空中的敌机,是空军进行空战的主要机种,既可在空中作战,也能攻击地面目标。它的机动性能好,速度快,升空也快,航程又长,而且火力猛,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美国援华空军中美混合五大队1944年授勋后中美军官聚餐的情景
周训典学习驱逐机的原因,是十分清楚的。为什么要当飞行员?为什么要告别父母,离乡背井,远涉重洋,来到异国他乡学习飞行?就是为了打日本,为了替那些死难的同胞报仇,为了重整破碎的山河,保卫自己的祖国。所以,不学则已,要学就学最有战斗力的驱逐机。周训典深深地懂得,现代战争如果没有海空优势,失去制海权和制空权,是不可能打赢的。小小的日本,为什么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欺侮我们拥有4亿5 千万人口的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海军和空军,中国不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战争一开始,眼睁睁地看着侵略者迅速占领我们的大片领土,而无力反击,只得节节败退。因此,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海军和空军,不能把领海和领空拱手让给敌人。现在,有这样的良机,为什么不学驱逐机呢?为什么不驾驶能打仗的飞机呢?所以,周训典的心愿完全符合他的思想脉络和人生抱负。经过系统的训练和严格的考核,9月间驱逐机飞行训练结束了,但周训典仍然留在洛克机场,继续接受空中强化战斗训练。12月下旬,空中战斗强化训练也全部结束,周训典就要回国参战了。能够顺利毕业的仅有45人,周训典就是其中幸运的一个。
1945年在芷江机场周训典和战友们合影
刚到美国时,周训典对美国的摩天高楼和繁华的街市感到十分新奇。他觉得美国有现代化的城市建筑、便捷的交通工具、发达的科学技术、丰富的物质条件、精良的武器装备,生活水平比国内高得多。但是当他在美国住的时间一长,就感到不是那么一回事了。美国的经济确实比中国发达,美国的生活确实比中国好,然而在美国上流社会某些人的眼中,根本没有我们中国人的人格和尊严。他们表面上彬彬有礼,言谈文明,举止文雅,骨子里却看不起我们中国人,不是讽刺挖苦,就是诬蔑贬低。他们自恃富强发达,轻视贫穷落后的中国和其它弱小国家。周训典对此十分反感,一度也有过自卑心理,但更多的是填膺的义愤和悲壮的力量。他说,只有回国后英勇作战,才能使祖国从日寇的铁蹄下解放出来,重振雄风。祖国强大了,才有我们的人格和尊严,才能挺起腰杆做人。因此,他天天盼望回国早日参加战斗,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实现自已的远大抱负。
1943年至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了历史性转 折。苏联红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的伟大胜利,不仅收复了全部国土,而且把战争推向德国及其占领区。英美联军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美军发动越岛进攻,战火逼近日本本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解放区军民也开始了战略反攻。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帝国主义顾此失彼,节节败退。但是困兽犹斗,垂死挣扎的日本侵略军为了打通从中国东北到东南亚的陆上交通线,向平汉、粤汉、湘桂铁路沿线的河南、湖南、广西数省发起新的进攻。
1944年,在侵略者的进攻面前,国民党统治区损失兵力60万,丧失国土20余万平方公里,失陷城市146座。侵华日军一直打到贵州独山,离贵阳仅有50公里。民众怨声载道,危机四伏,局势十分严峻。在这种时局背景下,周训典与第15期第5批留美飞行员一起,于1944年1月离开美国,乘越洋邮轮经大西洋,绕好望角,涉印度洋,回到印度的卡拉奇。当时,中国空军第五大队的全体飞行员,也从昆明来到达卡拉奇。他们是来参加转机型战斗训练,并接收P-40新式战斗机的。周训典和同批毕业回国的飞行员被编入美国十四航空队,中美空军联队(飞虎队)第五大队。亦称:中美空军混合团第五大队。周训典分在二十七中队,成为中美空军联队(飞虎队)的一名基层战斗机飞行员。
1944年1月9日,风流倜傥的周训典在美国留学毕业回国的途中
1944年1月至6月,周训典和队友们协助国内来的飞行员,进行了为期半年的P-40新式战斗机的转机型训练。期间,周训典被任命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中美空军联队(飞虎队)第五大队第二十七中队准尉见习官”,派往湖南驻扎。1944年7月初,第五大队所有飞行员从印度卡拉奇驾驶P-40新式战斗机,沿着“驼峰航线”南线,由卡拉奇一密支那一汀江一杜姆杜摩一奈卡河,再越过中国境内云贵高原上的横断山,最后飞抵云南昆明。
1944年7月9日,他们途经广西桂林,第五大队的战机刚刚落地,就遇紧急空袭警报:周训典奉命驾机迎击。这是他回国后,第一次杀敌的良机:他驾驶的飞机像一支离弦的箭,直冲蓝天,准备给侵略者以狠狠的打击,以泄近年来积聚在自己胸中的国仇和家恨。遗憾的是,那天日机很快窜了回去,双方未能进入战斗。此后,中美空军联队(飞虎队)第五大队留驻湖南芷江空军基地。当时,正是“长(沙)衡(阳)战役”空战最惨烈的时期,他们这批回国不久的新飞行员立即投入了衡阳保卫战。
1945年周训典在芷江机场的P-51飞机前
第五大队进驻芷江基地几天后,周训典获得第二次参加空战的机会,他终于等来了施展杀敌本领这一天,他要向祖国汇报自己赴美学习飞行的成果,要为被日本侵略者杀害的父老乡亲报仇。7月中旬的一天,日寇又向衡阳大举进攻。第五大队的战机立即出击。周训典驾机冲向敌人,冲向这群灭绝人性的侵略者。他向目标来回扫射、轮番投弹。他心中的仇恨与机枪子弹和重型炸弹一起飞向敌群。地面上被炸得火光冲天,尘土飞扬。他在飞机上看到了日本侵略军被自己炸得死的死,伤的伤,丢盔撂甲、抱头鼠窜的狼狈相,心中获得极大的快慰。周训典牢记着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事,记着岳飞的母亲在岳飞背上刺的“精忠报国”4个包含着仇与恨、血和泪的大字,也记着中学时代学过的岳飞的词《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阂。”词里体现的那种对祖国江山的无比热爱和对匈奴侵略者的刻骨仇恨,深深地激励着周训典杀敌立功、报效祖国的坚强决心。
1944年在芷江中美混合大队的俱乐部前。此时,刚刚授勋完毕。
1944年7月14-28日,中美空军联队(飞虎队)第五大队的4个中队配合第十四航空队,多次执行袭击日军白螺矶机场的任务。白螺矶机场位于洞庭湖北岸,是日本空军的重要基地。周训典和队友们驾驶战机,按照司令部制定的作战方案,低空奇袭。当他们飞抵机场上空时,还没有被敌人的雷达发现。当日本侵略军看到中国空军的飞机突然飞到自己的头上,惊慌失措,一片混乱。第308大队的B-24重型轰炸机,在第十四航空队P-40战斗机的保护下,猛烈轰炸岳阳东北的日军基地。当308大队的轰炸机完成轰炸任务,准备返航时,却从白螺矶机场飞来了30余架日军飞机,企图拦截B-24轰炸机。中美空军联队的战斗机群,避开日机纠缠,保护轰炸机安全返航。日机未能达到拦截的目的,只得返航。
当日机刚刚降落在白螺矶机场,中美空军联队第五大队从芷江基地起飞的16架P-40战斗机正好飞临白螺矶机场上空。中国战机立即俯冲下去,击毁或击伤降落在机场上的日军飞机。在奇袭白螺矶机场的空战中,中美空军联队只损失了2架战斗机。其中1架是24 日在飞往自螺矶机场途中,超低空飞越洞庭湖时失事的。那是第 29中队冯佩瑾中尉驾驶的战机,因为飞得过低,飞机螺旋桨碰到了湖面,搅起的大量湖水,使螺旋桨很快停止转动。飞机丧失了动力,迅速扎入水中。周训典和队友们看见那架飞机一头扎进水里,激起了巨大的浪花,一会儿又浮了出来。,飞机虽然还很完整,但飞行员冯佩瑾因受到猛烈撞击而不幸身亡。
另一架是28日那天,周训典所在的第27中队的美军飞行员麦尔斯·纽威尔少尉在执行袭击白螺矶机场任务时,遭遇日机阻截。麦尔斯驾驶的飞机,冷却系统被日机打中。他成功跳伞,但飞机坠毁了(麦尔斯降落到岳阳东部地区,但是,他再也没有归队。战斗结束后,进行过大范围的地面搜巡,也未能找到。直至二战结束,麦尔斯音信全无)。
中美空军联队的飞行员们三次奇袭白螺矶机场,获得辉煌战果:共摧毁地面日机66架、击伤24架,造成日军的重大损失。之后,日军撤出了白螺矾机场,只将其作为前进机场使用。周训典首次参加联合作战,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战斗结束后,根据同步摄像枪图象记录,在袭击白螺矾空战中,他炸毁地面日机24架,中国空军为他记大功一次,并发给了奖金。
在频繁激烈的空战中,周训典经历了三次危险。其中两次,是他驾驶的战机被日军炮火去中,发动机起火。他脱身后,又遭日军追捕,得到当地百姓舍生忘死的救助,才脱离险境,重返战场。有一次,是他的战机被4架敌机紧紧围住,在非常危险的情况下,周训典机敏果敢、沉着应对,终于幸免于难。
留学美国的第15期飞行员毕业了典礼
第一次遇险。1944年8月27日,中美空军联队第五大队第27中队执行空袭长沙、湘潭的战斗任务,重点轰炸日军机场和补给线。周训典战斗机组的任务是:轰炸湘潭日军机场,袭击湘潭周边的日军补给线。那天中午12点,他们从芷江基地起飞,30分钟后就到达了湘潭上空。14架P-40战斗机从6000米高空急速下降,当飞机贴近地面时,日军还毫无防备。他们对准日军机场上的地面目标,交叉俯冲,扫射投弹。被击中的日本飞机和军用卡车燃起熊熊大火,爆炸声响成一片。只用20分钟,第27中队就胜利结束了袭击湘潭日军机场的任务。接着,周训典战斗机组转向东北,沿着湘江往长沙方向飞行,对湘江两岸被敌人占领的桥梁和敌人的船队、战车,轮番进行轰炸和扫射。飞临长沙上空时,他们与4架日机相遇,并与敌机展开激烈的空中较量。一位美国飞行员很快就击落了1架零式日机,其余3架见到这个阵势,迅速拉开距离,逃之夭夭。
下午两点,到了规定的返航时间,美军中队长命令全组返航。返航途中,日军集中地面炮火,猛烈向我机群射击。周训典的战机,不幸被敌军的炮火击中。敌军高射机枪子弹击中了飞机底部和前翼、机舱里的一些仪表也被打坏了。机身受重伤,返回芷江基地的希望已经没有了,但周训典并没有放弃努力,仍然艰难地操纵着飞机,保持返航的方向。可是,飞机已经飞不到机场了。他不得不将飞机迫降在一个村庄旁的稻田里。周训典从地貌上观察,飞机迫降的地方不在我军的防区范围。迫降后,没有马上关闭发动机,他跳出机仓,掏出手枪,朝飞机油箱连开数枪。趁飞机起火时燃起的浓烟,朝村庄方向跑去。当地日军听到了飞机的马达声,知道飞机迫降到他们的辖区了,就立即赶了过来,追捕飞行员,并毫无目标地向四处射击,观察动静。周训典一边跑,一边脱去身上的飞行装备,将石头裹在大件装备里,丢进村边的水塘,然后跑进村庄躲避。村口的几家,家家大门紧闭,户户没有动静。这时,日军的枪声已越来越近,危险一步步向他逼近。周训典急中生智,忙向村后跑去,闯进一家农户的院子,遇见了父子二人。周训典向他们讲明自己的身份和处境,要求暂避。这父子二人对日本侵略者非常痛恨,对中国飞行员却有深厚的同胞感情。老农民立即吩咐他的儿子,带领周训典从后门跑出去。路上,他的儿子告诉周训典,这里是城步县,在湖南省的西南部,已经被日本人占领了。为了摆脱日军追捕,他们只能绕着山间小路走。周训典跟着他,翻越深山密林,艰难跋涉半个月,才回到了芷江空军基地。
当周训典风尘仆仆出现在营房时,大家都感到非常意外。因为当时空战十分激烈,周训典既未能按时返航归队,又杳无音信,所以基地当局已宣布周训典人、机失踪。大家还以为再也见不到这位优秀的飞行员了,现在突然在基地重逢,自然十分惊喜。后来,周训典得知,救他脱险的那位老农民因为不肯说出他的下落,被追捕的日军残忍地杀害了。日军还命令当地的乡长,限期交出中国飞行员,否则就要把全村烧光。老农民死后,他的儿子也被迫离家出走,流落他乡。后来,周训典向亲友们讲述这段感人的往事时,总是动情地说,为了救我这样的一名飞行员,老农民被日军杀害了,他儿子外出逃生,弄得家破人亡。老农父子对国家的忠贞,对日寇的仇恨,实在不亚于在前线杀敌的战士。
周训典作战飞行图藏于南京第二档案馆
第二次遇险。1944年7月-1945年5月,芷江基地中美空军混合团总结了对日空战的经验。陈纳德将军打破美军传统的作战考法,创新了一整套新的战略战术。他把这套战略战术总结为六点:1、连续攻击;2、快速俯冲;3、以假乱真;4、集中燃烧;5、游击战术;6、潜伏敌后。周训典在芷江基地时,正好实施这套战略战术。他所在的中美空军混合团第五大队运用了新的战术后,在空战中付出的代价少,收获的战果却非常的多。这段时间,中美空军混合团对日空战的次数逐月提高。到1945年2月底,几乎每天都有作战任务,他们连续轰炸日军占领的机场、军事设施以及战船、战车等军事装备,取得了空前的战绩。日军损失了大批飞机,丧失了对空作战的能力。中美混合团重新夺回了制空权。
11月9日,周训典奉命参加战斗,再次袭击日军占领的衡阳机场。他们中队掩护第一大队104-架B-25轰炸机,炸毁了衡山至零陵间的23辆日军货车,又将停泊在衡阳机场上的数架日军战斗机、20余架轰炸机全部炸毁。在袭击扫射宝庆日军据点时, 4架敌机对他们进行拦击。周训典驾机迎战,4架敌机迅速分开。周训典咬住其中1架连续射击,但敌机却闪开了,没有被他击中。另外3架敌机调过头,向他袭来。周训典狠拉飞机操纵杆,快速飞进云层,避开了敌机的袭击。这时,他接受芷江基地塔台的引导,驾驶战机在云层中朝芷江方向飞去。在这紧要关头,他发现飞机上的机枪子弹已经打光,油料也快用尽!油料不足,降落就会发生困难。周训典升高飞机高度,若油料在降落时耗尽,可以从高空中滑翔,以保证自己和飞机的安全。当飞机飞到芷江机场上空时,油料还没有用完。
这时,周训典心里踏实了。他操纵飞机穿出云层,准备降落,突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2架日本零式飞机从他的正面向他射击,他飞机的前翼被子弹击中。接着,飞机后部也被机枪扫射。原来那4架日军的零式飞机始终在云层里跟踪他。当他驾机穿出云层时,立即被日机包圉。他操纵飞机躲避,日机死咬不放。敌机交叉射击,密集的子弹射向周训典的战机,机身被打得千疮百孔!这时,子弹已经用尽,油料也将耗完,既没有还击之力,也不能继续再飞了。只有飞机落地,他才有逃生的机会。
周训典关闭发动机,操纵没有动力的飞机,滑翔迫降,落到了地面。
日机飞行员以为飞机已被他们击落,但仍在空中盘旋。飞机迫降后,周训典不顾一切爬出机舱,快速趴到机身下面躲避。日机见状,又朝他扑来,轮番俯冲,向他扫射。他在机身下来回翻滚,避开敌人的子弹。芷江基地守备部队发现了空中的日机,纷纷朝日机射击,击伤了2架,迫使日机仓皇逃离。
枪声停了,周训典从机身下爬出来,楞楞地看着身旁被打烂的飞机,默默地拾起散落在地面的机身上的几块残片,朝着自己的营地走去。他又一次凭着勇敢和机智,躲过了生死攸关的劫难,保存了自己,保存了一名能与日本侵略者在空中勇敢作战的中国飞行员。
1945年12月,日本投降不久,周训典订婚。
第三次遇险。1945年4月2日,周训典奉命轰炸湖南祁阳冷水滩铁桥。为了准确命中目标,周训典驾机朝着铁桥低空飞行。临近大桥时,他紧握操纵杆,压低机头,向大桥俯冲过去,接着对准目标投下炸弹。然后,拉起机头,爬高上升。突然,机身一晃,机头下栽,发动机起火。周训典意识到飞机已被敌人的炮火击中。
当天,天气晴朗,红日当空,万里无云。日军早就发现了空中的中国飞机,大桥两头的日军高射炮和高射机枪连续向中国飞机猛烈开火。周训典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低空向目标俯冲,危险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周训典说,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接近目标,以便准确投弹,摧毁铁桥。如果为了避开敌人的炮火,保全自己性命,在高空中随便丢几颗炸弹,就返航复命,那与临阵逃脱的败类有何区别?还能对得起死难的同胞和战友吗?更不要说抗日救亡,报效祖国了。说时迟,那时快,飞机被击中后,就从700米的高空翻滚下来。周训典按下救生伞钮,迅速跳伞。
降落时,他被一棵大树的树杈挂住,背部被树杈划伤,虽然流血不止,疼痛异常,但值得庆幸的是,终于又一次死里逃生!他降落的地方,在日军阵地附近,敌人立刻四处搜索,对他形成合围。眼看自己就要被擒,与其束手待毙,不如设法自救。周训典见附近有一个水潭,周围杂草丛生。他急中生智,不顾一切迅速跳进水中,强忍着背部钻心的剧痛,潜伏在水草里,没有被前来搜索的日军发现,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约过了两个多小时,他被当地的8名游击队员救起,脱离了险境。游击队员轮流背着他,走了15公里崎岖陡峭的山路,把他送到游击队的驻地。这时,由于疼痛过度,失血过多,周训典已昏迷不醒。第二天,伤口感染,化脓发炎,高烧不止,无法行动。
游击队就把他留在驻地治疗。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调养,周训典的伤口渐渐愈合,身体也慢慢恢复了。游击队又派了3名队员护送他归队。他们昼伏夜行,避开日伪军的岗哨,回到芷江基地。
归队后,周训典又在昆明空军医院住了两个星期,伤愈后又重返芷江,继续参加空战。在游击队驻地疗伤时,竞发生了一个连他自己也意想不到的故事。游击队的队长是位中年妇女,她看到周训典眉清目秀,谦和善良,杀敌勇敢,不怕牺牲,竟生发出由衷的爱怜,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但在国难当头之时,周训典归心似箭,无意于儿女情长。他向那位女队长表示:“决心重返战场,与侵略者决一死战”。女队长见他态度坚决,一心报国,也不再勉强,还给他路费和干粮,并派3名游击队员送他归队。在护送途中,有一名游击队员为了掩护他,而被日军俘获。1946年冬天,周训典重返湖南,看望救过他的恩人,才得知那位被日军俘虏的游去队员惨遭杀害了。为了他,又牺牲了一位同胞的生命,周训典异常悲痛。
1944年7月,中美空军混合团第五大队留驻湖南芷江基地后,按照空军对军衔和职务的规定,以飞行技术、文化程度和飞行年限为条件,周训典由“准尉见习官”提升为“少尉飞行员”。周训典对自己能掌握飞行技术,驾驶战机,直接参加对日抗战,打击侵略者,感到非常光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从内心发出“英雄有了用武之地,青年人报效祖国正当其时”的感慨。“报仇雪耻,打败日寇”,成了他当时的人生追求。谈到周训典的空战经历和作战体会,真有说不完的话题。
1946年3月10日,周训典结婚。
抗日战争结束后,1946年初,周训典回到故乡宁波,看望自己的父母,并接受了当时《宁波日报》记者谢世耀先生的采访。他对这位记者的一段谈话,是他的空战经历和作战体会的最好概括和诠释。周训典说:“空战是敌我双方在赌赛生命,一发千钧,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是出生入死的大搏斗。这个时候,绝对要镇静,要机警,要敏捷,要勇敢,要有决断力,要集中一切精力攻击对方,不能有丝毫放松,一定要抱定决心,歼灭敌人。如果一慌张,一松懈,或稍存妇人之仁,自身即受其害。当然,飞行员的体格要极其强健,意志要极其坚定,方可完成这异常艰巨、异常危险的任务。空战和陆战一样,战斗员需要训练有素,进可攻,退能守,还要有超常的智谋和灵活的战术,才能杀敌制胜。美国每一个大城市,均有多所空军学校和飞机工厂,无怪他们的空军这样坚强,我们能不努力吗?”(引自1946年2月21日《宁波日报》刊登的《宁波空军英雄周训典》一文)
周训典的话,说出了克敌制胜的秘诀。直到今天,对我们还有很大的启发。他之所以能这样勇敢顽强,临危不惧,参加那么多次的空中作战,击落、击毁那么多的敌机和军车,除了有抗日救亡、掖效祖国的坚强决心之外,更因为他有非常高超的飞行技术,有十分丰富的战斗经验,有特别好的心理素质,还有十分强健的体魄!在空战中,驾驶飞机与敌机交锋或向下俯冲,攻击地面目标,都是十分危险的。敌人的炮火随时都可能击中自己的战机。只要稍有闪失,飞机就会失去控制,甚至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后果。空战中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都可能发生,飞行员要有应对紧急情况的思想准备,临危不惧,机动灵活。周训典多次目睹我方的战机被日军击中的情景,有的战友就随着被敌人击中的飞机,永远离开了军营,离开了他的父母和亲人。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挑起了“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保卫了自己的祖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得到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特别是援华美国空军,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创造了辉煌的战绩,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战斗故事,年轻勇敢的空军飞行员用鲜血和生命,为中美友谊留下珍贵的历史记忆,令中国人民永远缅怀和追忆。
(以上文章,摘录与周训典儿子写的回忆录中。特此说明。)
三,周训典为什么受迫害
1953年元旦周训典一家幸福地在一起(帽徽是解放军空军的)
周训典是解放后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迫害致死的千千万万中国人的一员。
而周训典的儿媳更是让我感动。我和彭嘉衡的儿子给欧馨志大姐起外号“(带着哭腔哀嚎的‘爸爸’”。我们当着欧馨志没有透露过,生怕伤害了别人。
周训典儿媳是说一次周训典就失声痛哭一次。她虽然没有见过周训典先生,却痛哭流涕了数千次。(平均一年痛哭365回,那么,30年应该痛哭流涕多少次?)如果各位看官如果谁想听到、想看到周训典儿媳的悲惨、伤心、痛苦的诉说的话,我把她的电话转给您?
我只在鲁迅先生的《祥林嫂》一文中见过如此情景。
今天,刘少奇的女儿刘婷不如此、贺龙将军的子女也不如此。陶铸的女儿陶斯亮是个重感情的文人墨客,她在《人民日报》上撰文,纪念自己不幸的父亲。她虽然是噙着泪水、留落纸上,但是,她的悲伤远不及欧馨志……。千千万万的人只是把“过去,埋藏在心里。”只有周训典的儿媳欧馨志女士,——一个从未见过周训典的人,能天天痛哭流涕、伤心欲绝。
这也是让我怦然心动的人物。——如今,周训典的儿子周维平已经陷入深深的疾病之中,他不能为他的父亲的经历笔耕不辍、笔下生辉了。而周训典的儿媳欧馨志大姐的“条件反射后”的悲伤欲将绝永久伴随着她的生命延续。
——笔者认为,这样的人,真是世上难寻……。
——所以,作为旁观者,我有义务讴歌英雄周训典和他的一生。
潘石屹自传刊登在《北京晚报》上
作为国家英雄周训典的儿子,他和著名导演陈凯歌、张艺谋,著名房地产商潘石屹一样都是国军抗战将士的后代。我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
其一,闭口不谈自己的父辈在人生最后的阶段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黑云压顶一样的时代风云。以及,命运最终的悲惨和孤寂。
其二,在抗战胜利70年的时候,闭口不谈国军抗战将士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卓绝、前赴后继、英勇牺牲的伟大故事。——我这个八路军的儿子倒是红口白牙、慷慨激昂、喋喋不休、欲罢不能、顶风而上、痛苦其中、生扛硬顶地逆潮流而动,讴歌国军抗战将士(包括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国民革命军第新四军)、讴歌曾经伟大的时代。
——这岂非咄咄怪事!
周训典为什么受迫害?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我曾经试问:
“是不是周训典在解放后悄悄留下了在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时期,和在国军时期的照片?——因为太帅,没有全部烧毁?以至于让革命群众抓到证据?”
——欧馨志大姐说:“绝对没有,全部烧毁。您看到的照片,是近几年周训典朋友们从美国回来后带回来的。”
欧大姐给我一张保存周训典被殴打致死前的一份“日记”。大家可以从中看出蛛丝马迹:
另外,我把周训典女儿的感受刊登如下,以飨各位尊贵的读者:
周训典是畏罪自杀吗?
——(此文章的名是笔者起的)原作为周训典女儿
我们兄妹不仅有一个好爸爸,同时也有一个好妈妈。40年代爸爸毅然从军,抗战打日本鬼子,报效祖国,妈妈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支撑家庭,用爱的全部力量支持爸爸的事业。爸爸被迫害致死一年零四个月后的1971年9月19日,年仅4 8岁的妈妈钱承评,因受了极大的精神打击,患癌症去世。我想,我的父母亲是真挚至爱的夫妻,两人都勤奋、认真、忠职守,都一样面对屈辱仍坚忍,是一个难以分开的整体。在回忆、纪念父亲一生的书中,写一段对母亲的回忆和怀念,会使这本书更加完美。
我听妈妈讲,她出生在宁波,和爸爸是同乡。小时候,是翰香小学的同学。妈妈上高中时,日本侵华连年战乱,姥爷生意做不下去,举家迁到上海。
妈妈和爸爸结婚后,一直跟随着爸爸。1949年8月 爸爸参加了人民解放军,1950年妈妈也参了军,被分到西北空军司令部飞行航训处工作。
周训典一家。1951年在兰州。
爸爸参军后,从上海调到北京,从北京调到兰州,又从兰州迁到西安。在西安我家就搬过六七次家。1958年8月,我们随父亲的工作调动,从西安到了天津。这之前我们兄妹4人,都是在部队幼儿园和部队小学住校。
1964年,爸爸随单位迁到四川广汉。那时,我们4兄妹都在上学,妈妈一个人带着我们在天津生活。妈妈是一位非常坚强的女性,她除了工作,还要照顾我们4人,特别是在妈妈刚转业到地方工作那段时间,妈妈的负担太重,但她坚强地克服困难,挺了过来。
1954年“肃反”,由于爸爸因在国民党空军服役这段历史受审查,那些日子,妈妈都鼓励爸爸坚信党的政策。今天我回想起当年的妈妈非常了不起。她从一个生活在大上海受家人百般呵护的小姐,跟随丈夫投身革命,参军入伍。为了让爸爸专心工作,妈妈把家务,教养子女做得有条有理。我记得在爸爸接受组织审查的两个月,没有见妈妈悲观过,她总是努力地工作和照顾我们,培养我们自立的生活能力,自己上学和回家。
1958年我们全家搬到天津。平时爸爸住在张贵庄飞机场,每周六回家过星期天,和妈妈相处的日子,总是聚少离多。妈妈在天津先后换了几个工作单位,1959年我家才有了安定住处,爸爸才把奶奶从宁波接到了天津。妈妈对婆婆非常孝敬,什么活都不让奶奶干,想办法专门做奶奶爱吃的饭菜,还领着全家带奶奶常到水上公园、北宁公园、人民公园去游览。她不但视婆婆为亲娘,对待在上海的大嫂、姨婆也很亲,接她们到天津来住,和我们家团聚。
妈妈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常常写信抒发内心的情感。妈妈恕以德人,一生从没和人争执过,遇到不愉快或被人误解的事,总是忍让对待,这是她做人的原则。
周训典一家1956年在西安
在我心中,妈妈是特别热爱生活的人。人长得漂亮,注重形象,穿着非常朴实、干净、得体,落落大方,也是很勤俭的人。我家从西安迁到天津时,全部家具只有两只樟木箱和一台“盛佳”缝纫机。这台缝纫机从妈妈和爸爸结婚就一直伴随着妈妈。我们姐妹的很多衣服,是妈妈亲自给做的。她把自己结婚时的旗袍,给女儿们改成漂亮裙子。我家平时很少买肉,基本以素菜为主,说来是饮食习惯,但妈妈内心始终非常节省。爸爸家兄妹多,当时经济状况都不很好,都需帮助,爷爷奶奶的生活费也都由爸爸负担,妈妈通情达理,全力支持。
1970年,周训典同志惨死于四川广汉第十四航校。
最让我难忘的是,1970年7月初,十四航校通知我们爸爸在隔离审查期间“畏罪自杀”,要求我们全家与父亲划清界限。我当时住在运动队,大妹妹在内蒙古扎兰屯插队。妈妈强忍着悲痛,没有马上对哥哥和小妹讲。那一段时间,是妈妈一生中最痛苦、最难熬的日子。我家被视为问题家庭,街道经常半夜来人让妈妈交代问题,做思想汇报,与父亲划清界限。在妈妈工作的学校,妈妈也成了审查对象,妈妈既要承受失去丈夫的悲痛,还要保护我们,致使彻夜难眠,经常目光呆滞着发愣。一天深夜妹妹发觉妈妈没在身边,独自坐在楼门的台阶上,默默流泪;问妈妈怎么了,妈妈讲心里难受憋得慌。就是这样,当黑夜过去,新的一天开始,又是一个坚强的妈妈面对工作和生活,可想当时妈妈的心境是多么压抑,多么痛苦。无人诉说,无处发泄,自己强忍着,每日还要照顾好哥哥和小妹妹的生活,牵挂着插队的大妹。经过一段思考后,她决定把爸爸的事告诉我们。我记得非常清楚,那是1970年7月初的一个周末,我从运动队回到家,妈妈把我、哥哥和小妹妹召集在一起(当时大妹妹在内蒙古插队),神情严肃、冷静地告诉我们爸爸的事,要求我们和爸爸划清界限。我当时就对妈妈反驳了几句。在我的心目中,爸爸是那样的慈祥、善良、爱国,不可能“畏罪自杀”。但现在回想起来,妈妈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态度和方式?就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只得迫不得已昧着良心这样说。但不久,妈妈一个原本身体健康、很少生病的人,明显消瘦、腹部发现一个肿块,经到医院检查,肚子里有一个鸡蛋大小的肿块,大夫诊断为卵巢囊肿。那时我正随游泳队在长沙训练,妈妈住进了天津市第一妇产科医院,第一次手术时是1971年4月,当时都以为是一般瘤子。但手术后化验确认为含有癌细胞的恶性肿瘤。由于医院手术中没按恶性肿瘤处理,瘤子在术中破裂,液体流人腹腔致使癌细胞迅速扩散转移,病情很快恶化。这情况妈妈单位知道后,他们非常同情。
3月初的一天,游泳队领导批准,让我回天津,只是说妈妈要动手术。我带着焦急的心情,踏上了回津的火车,忐忑不安的心境,一种不祥的预感,困扰着我。妈妈得了什么病?为什么非叫我回去不可?爸爸刚刚离开了我们,妈妈可不能再有……到了天津我直奔妇科医院,当时妈妈是第一次手术,躺在病房阳台躺椅上。看到妈妈比我离开时消瘦多了,体力也很差,顿时我眼泪夺眶而出。妈妈拉着我手说:“别难过,妈妈不是挺好的吗,过些天就会出院了。”妈妈没流泪,还不断安慰我,关心地问着我的情况。化验结果出来后,我们最担心的事成了事实,我们没将实情告诉她。后来癌细胞转移太快,又为她做了两次大手术。我们4个孩子日夜守护着,妈妈一直表现非常镇定,精神略好时面对我们总说一些鼓励的话。很少见妈妈流泪,她有太多牵挂。最后一次手术做完,妈妈体力明显越来越差,她是在与生命抗争,十多天不能进食。弥留之际,妈妈看不清东西、说不清话,记得她对我讲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不放心维平的身体……
1970年,周训典同志惨死于四川广汉第十四航校。
1971年9月19日中午1点30分,妈妈心脏停止了跳动。我兄妹和未来的嫂嫂欧馨志守在妈妈床边,失声痛哭,多么想把妈妈再呼唤回来啊!医院的病友、大夫、护士知道我家的情况的人,见到我们悲痛欲绝,许多人留下了同情泪水。妈妈的眼睛始终没闭上,我们多次努力为妈妈合上双眼,都没成功。人们说死不瞑目,妈妈就是这样,在她离开这个世界时有太多牵挂放不下。妈妈走了,妈妈带着太多的心酸,带着太多的痛苦,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妈妈刚刚48岁就永远地离别了我们,离别了这个世界。
妈妈的一生是那么短暂,她虽然出生在旧社会,家庭条件不错,青少年时生活无忧无虑,但当她选择了我的父亲后,就走上了一条爱国路,她抗美援朝时入伍,为新中国初期航空事业的恢复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在转业从事教学工作后,一直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辛勤工作,她的敬业,她的坚强一直感染着我们兄妹及周围的同事。她对丈夫的飞行事业全身心地支持和奉献;对教育子女付出了一位母亲全部的爱,她热爱生活,勤俭持家,把爱和关怀送给了需要帮助的人。我们的妈妈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人们传诵我爸妈是夫妻恩爱生死与共的忠贞爱情。爸爸走了,妈妈也随之而去,这是一种骨子里的感情。妈妈生前是意志坚强的女人,但对丈夫她俩始终心灵相通,妈妈终于以生命作代价实现了对父亲深情的爱。
回首往事,我的眼在流泪,心在流血;爸爸妈妈是那场“文化大革命”灾难中的受害者。现在历史已还爸爸清白。爸爸的历史功绩被家乡人民发掘公布于世,他的爱国事迹在媒体传播,妈妈您在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妈妈,您安息吧,我们将永远怀念您!
(2005年4月22日于石家庄)
四,周训典得到美国政府的承认
2007年12月4日,美国驻香港总领事代表美国政府、美国军方,向周训典的儿子周维平、儿媳欧馨志颁发周训典中尉(抗战胜利时美军军衔)的荣誉证书。
周训典在抗日战争时期,在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中美混合大队等飞行部队中,在空战中击落两架日本飞机。在对日寇机场的攻击性扫射中,击毁停滞在侵华日军飞机场的日寇飞机24架。在袭击日军飞机修理广场的战事中,击毁在修理状态中的日寇飞机16架。
——飞虎队周训典在抗日战争中,(架机作战)在有美军飞机航拍电影胶片的证据佐证下:周训典自己击落、击伤日寇飞机42架。
虽然,在1948年周训典离开国军。1950年参加解放军。1970年5月2日,在四川广汉空军14航校内被革命群众殴打致死,并且,草草埋葬在机场旁边的跑道旁。
但是,美国军队,美国政府没有忘记他。2007年12月4日,香港总领事代表美国政府、美国军队、美国国家档案馆,给周训典(追加)颁发二战反法西斯胜利证章。
今年,是周训典先生诞辰94年的纪念日。屈指算来,我们的飞虎队英雄周训典已经谢世45年了。1970年,周训典先生惨死在仇恨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群众的棍棒之下。
同样是1970年,我已经在首钢参加工作了。如今,我也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作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作家,我的任务应该是讴歌亲历抗日战争的英雄们;记录口述的历史。——周训典先生是最让我扼腕叹息的人物之一。
在搁笔之前,我还是为周训典先生感叹:
周训典先生亲历了“改朝换代”的大革命、大动荡。但是,他一生在各个时代、各个政党的领导下,在不同的战争时代,他一直是佼佼者!一直是优秀的人!让我们看看周训典在自述中记录曾经的辉煌吧?尽管,有“伪空军”的字样。但是,她正是时代的烙印呀!
看了以上的荣誉记录,我感到:“周训典可能对不起共产党,可能对不起国民党,可能对不起国军,可能对不起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可能对不起解放军?总之,他谁也对不起!——他就是死无葬身之地的罪人!”
“但是,不管社会怎样动荡,即使是‘沧海桑田’的变化。——周训典对得起祖国,对得起中国人民!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国家英雄!”
2015-8-6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