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和胜间靖子之间解不开的疙瘩
![]()
2006年6月6日,胜间靖子先生和方宁(右)和本文作者在一起。
我和中国电影资料馆的老干部胜间靖子认识在1998年,快20年了,我们之间的友谊一直没有断过。我和她,及她的学生,年年都去卢沟桥。我在卢沟桥上给日本学生们讲1937年发上在卢沟桥上的“七七事变,”日本语中有“卢沟桥事变”这个词汇(日文汉子相同)。多数日本人也明白“卢沟桥事变”的深刻含义。
——“卢沟桥事变”使日中两国走向了全面战争。
——“卢沟桥事变”使日本帝国主义走向全面灭亡。
我和日本国民胜间靖子认识在1998年,我因为写了《我认识的鬼子兵》一书,这本书于1998年在日本国,由《日本侨报社》在日本出版。她买了一本。就此,我们就认识了。
我和原日本侵华战争时代的日本关东军医院护士胜间靖子当然认识在1998年,我们一直(在心里)吵架,(在心里)有“矛盾”,有争论,直到今天也没有解决。
令人伤悲的今天,是2016-5-29,胜间老师躺在病床上,已经处于嗜睡状态。癌细胞,已经在她的身上开始蔓延、肆虐……。但是,她还顽强地活着!就是如此,我知道她仍然会坚持自己的观点!“——我不是日本鬼子兵!”
难道说我方军在近20年中写不出一个熟悉的人来吗?我能愚蠢到那个地步?我想:是这样。我一直左右为难,胜间靖子是我的朋友,哪有写出的东西让朋友不愉快的?
我查了一下360百科搜索:
胜间靖子(中文名刘静贞)出生在中国,二战后流落东北,隐瞒日本国籍加入中国共产党,文革中受尽折磨,后经周总理亲自批示加入中国国籍。55岁时,她第一次回到日本。这个给胡锦涛等中国领导人当过翻译的高级知识分子,刚回日本时连饭都吃不饱,却一直为中日友好奔走呼吁,八旬高龄还多次回中国,资助中国的穷孩子。她说:
“我把中国当成娘家,日本不是。为了中国孩子,我也要活下去。”
我认为,360百科关于胜间靖子的词条并不全面。关键词汇没有。一个人没有了关键词汇作为筋骨存在,她胜间靖子存在的历史意义、社会意义就不大。
——言简意赅:就是,“有个日本人热爱中国人”。可是,这样的日本人多了。
我方军认为胜间靖子的历史意义要深刻的多!这也是我们吵架近20年的缘由所在。
我的理由有三:1,胜间靖子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的一面镜子,2,她是日本人民对战争反思的一面镜子,3,她是日本妇女在战火中漂流动荡、命运多舛、流离失所、受尽磨难的一面镜子。4,作为日本军人的一员,她参与了侵华战争!
——而她用生命之光折射出来的,正是亲历战争苦难后日本妇女的悲泣和诉求。
十几年了,胜间靖子的日本学生们到卢沟桥来,一拨一拨的,我几乎都见过。胜间靖子年年和他们的学生们到中国来参观。
胜间靖子和她的学生们带着我,我带着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苏京平记者,我们一起去北京的卢沟桥、去河北蔚县看望那里的中国贫困学生。
我介绍解放军的女记者刘燕红采访过胜间靖子。刘燕红写出出色的采访记。
我向解放军作家丁小玮介绍介绍过胜间靖子女士,丁小玮写出出色的印象记。
我这人是当兵的出身,我2002年就下岗、无业了,我心里能藏着掖着的东西极少。我把胜间靖子介绍给我认为可以采访她、报道她的一切人。
但是,这还是不能化解我们之间的“分歧”。——这个严重的分歧是什么呢?
2006年,胜间老师和她的日本学生们,我们一起在卢沟桥上。
![]()
我和日本国民胜间靖子及其她的学生们(30人左右)、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苏京平一起,到河北省蔚县访问一所小学。中国的这些小学生们起一次看见日本人,所以,异常兴奋。
胜间靖子老师和她的日本学生们给这个贫困的学校捐款,希望学生们的处境好起来。
照片中间带红领巾的,是胜间靖子老师。笔者,在照片左面。
我的叔叔方莲池在1942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恰恰也牺牲在河北省蔚县!
我叔叔牺牲的情况是这样的:当时,侵华日军日本鬼子正在展开大扫荡。1942年5月1日,侵华日军纠集日伪军五万余人,在空军的配合下,出动坦克、汽车几百辆,由其华北驻屯军司令冈村宁次亲自指挥,对我冀中军民发动了空前残酷、空前野蛮的“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这次扫荡,敌人凭借军事上的机动优势,采取多路密集的“拉网式”、“梳篦式”战术,企图从四面八方将我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压缩在深(县)、武(强)、饶(阳)、安(平)四县相接的根据地腹心地带,予以歼灭。具体分为四个合围区:深县、安平以东之深武饶安献县地区;沧石路以南,石德路以北之深南地区,深安路以西至晋县、深泽地区;深么路以西旧城至束鹿地区。由此可见,敌人预想的战场,竟占据了整个深县。日军为达到战役目的,没有动员根据地周围的日军,而是采用远距离机动的办法,构筑大合围,战役进程也求稳不求快。
我叔叔房莲池在河北省蔚县当八路军的区长和区委书记。
我父亲告诉我:“那时的区委书记能活过十天,就是奇迹。”
那天,日本鬼子的机械化部队又包围上来。房莲池领着乡亲们往山上撤退。他走在最后面,等打完手枪中的子弹。日本鬼子抓住他,把绑在树上,先割下他的舌头……。
1950年,河北工委通知我的父母,到河北蔚县,把房莲池的遗骨取回老家埋葬。
我妈妈回忆:“侵华日军把他砍了,逃亡的乡亲们把他的遗骨装进一个木头盒子里。”
我妈妈特别回忆:“乡亲们为什么专门收敛房莲池区长的遗体?就是因为这个共产党先人后己!掩护乡亲们撤退。如果他先跑,完全能躲过日本鬼子的追捕、追杀。”
我问我妈妈:“——你打开盒子看了吗?”
我妈妈说:“看了,是黑色的骨头。从1942年到1950年,刚刚八年。”
我分析,战乱之中,牺牲的人太多了。都不能一一火化了,只好捡拾一些遗体装入木盒子中。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兵荒马乱,这,就是对某个牺牲者最大的尊敬了。
如果木盒子中是白色的遗骨的话,说明还火化过,再捡拾的遗骨。如果是黑色的遗骨,当然就是直接捡拾的,入殓的。作为后人,我还是应该感谢河北蔚县的乡亲们的。
![]()
大扫荡的同时,日本鬼子在各地大修碉堡、炮楼,企图阻止抗日军队的调动。
![]()
侵华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倚靠兵强马壮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胡作非为。
我的父亲、叔叔防莲池、房墨池,和我舅舅刘甘昌都在“卢沟桥事变”后参加八路军。
除我父亲外,其他亲属都牺牲在1942年日本鬼子对华北发动的大扫荡中。
如此看来,我是不是应该仇恨日本人呢?恰恰相反,我认为:只要反思侵华战争的罪恶的人,不管他怎么表现,大方向正确,就成了。我们不可能让所有日本国的老百姓按照中国人的意图、习惯、思想办事。原则上一致,就可以。
我1984年在外交部外事局工作,我1991年到日本留学。我从来没有遇见一个日本人说:“侵华战争是对的!我们就应该去杀中国人!”相反,很多侵华日军老鬼子、包括他们的家属都对我说:“——我们错了,请转告中国人民!”
目前,去过日本国的中国人有一千万人了,谁听过什么言论吗?
就是安培晋三,不也拐弯抹角才能表达吗?
![]()
我的叔叔房墨池等八名八路军战士,就在这华北平原上和日本鬼子战斗到弹尽粮绝,最后英勇牺牲在这里的。河北省政府给他们修建了纪念碑,把他们的事迹刻在碑上。
我1980年从军队退役回北京开始,就在外交部外事服务局工作。是组织上送我到“二外”读书的。我1984年被分配到日本读卖新闻北京分社工作,后来,又到日本国驻在中国大使馆领事部工作。再回来,我当然去日本国学习了几年。
我见过很多侵华日军老鬼子,我自己分析,胜间靖子当然也是侵华日军是一员。
我和日本人没有敌对关系,我在心底里从来没有仇视日本人,相反,我和他们很好。
我认为,战火纷飞已经过去,中日两国人民都在反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世间万象并非会依照个人的意愿前行。该有恶报的,她跑不了!早早晚晚会有报应。
我见过日本人多了,我采访过的侵华日军老鬼子也多了。——我家庭的历史渊源有这个绕不开的情节。而我和胜间靖子的矛盾也恰恰在这里。
那么,我们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是什么呢?
我说:胜间靖子曾经是侵华日军的一员,她是曾经是日本关东军的护士!
可胜间靖子坚决反对:“我不是日本鬼子!我和侵华日军没有任何关系!”
我的证据源泉、依据是:胜间靖子在日本投降前半年报考日军医院的实习护士。侵华日军除去“日本开拓团”外,都是自愿报名、自愿投身的。——没有抓去的。而且。当时,日本国民全民参战,为国家集团的利益到海外去掠夺、去战争,是全体日本国民的历史习惯,和现实的需要。就是在将来,如果为了争夺某一片海域的领海权(比方说:钓鱼岛,及其海域),全体日本国民依旧会在战争的前一页摒弃前嫌、团结一致、共同御敌!——这就是日本民族。
当然,也有极个别的人反对,比方写《渔工蟹》的左翼作家小林多喜二就反对侵华战争。但是,他1932年被捕,1933年就惨死在监狱之中了。
请看我的论据:
第一,胜间靖子是自己报名参军的。
第二,在在日本军队的半年之中,她领过一身军装。
我们知道:进日本关东军医院的大门,可不是进菜市场大门这么简单。进北京301医院的大门也不能大摇大摆地就走进去。——没有军装,能行?1945年3月,侵华日军摇摇欲坠,战争风云遮天蔽日,侵华日军关东军医院的大门可能更不能随便就进出的。
第三,苏联红军打进中国东北,在42天之内,席卷日本关东军残部。美军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之后,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才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此时,的哈尔滨,日本关东军医院门口的大街上,苏军的坦克、战车、卡车隆隆驶过!日本军官命令日军老军医、老护士们给住院的日军受伤人员注射药水,集体要了他们的命。亲眼见到此情此景的胜间靖子目瞪口呆!日军军官让目睹此事的胜间靖子:
“好自为之!严格保密!三思后行!严惩不贷!”
——如果,她不是日本军人的话,此情此景怎么能够看见?
我深深知道,胜间靖子女士会对我“对她的定论”不满意。
那么好,我在此问一问一亿日本国民,再问问十三亿中国人民:“你们认为,日本在侵华战争时期,(1931年到1945年期间,)长期在中国生活的日本人是处于;或者是由于:‘热爱中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同时‘热爱中国文化’,所以,长期在中国工作和生活吗?
——你们认为:——这样的日本人存在吗?”
另外,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战争史》第606页记录:
“侵华日军投降后,日军战俘约1255000人,日侨78万人韩俘及韩侨6万人,记2105000人。加上后来沈阳日侨联络处统计的东北待遣返日侨1100000人,共计3100000多人。”
笔者试问:“难道这些人都是出于热爱中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来中国的吗?那么,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30万人,又怎么解释呢?”
如果是“战后”(日本语意),就是日本投降以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经过无数的曲折的路后,站起来了!中国逐渐壮大起来了!——在这个社会阶段中,(1945年日本投降至今)“热爱中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同时,“热爱中国文化”——这样的日本人才会大量的涌现出来。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超前的爱,和超越时代的热爱。——各位尊敬的读者,您们以为如何呢?
我1991年开始在日本国留学。我亲耳聆听、我亲眼目睹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日本东京的演讲。那时,我和中曾根康弘距离十米!讲台上的他说:侵华战争中他是海军少校,他的军舰曾经在上海海湾里游弋。他的33位军校的同班同学在二战中阵亡……。后来,他恰恰和中国的周恩来总理、邓小平总理、胡耀邦总书记关系很好。
我这里就有周恩来、邓小平、胡耀邦和中曾根康弘在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合影。因为此文写的是胜间靖子而非他人,所以,其他政治家的照片就不上此文了。以防:喧宾夺主。
笔者的愚意在于: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前首相田中角荣、大平正芳,都曾经是侵华日军的一员。更何止你胜间靖子呢?历史就是历史!尊重历史的政党、个人,政治家、社会学者才会受到尊重!
前面说了我嘲讽360百科关于胜间靖子的词条,因为“并不全面;关键词汇没有”。一个人没有了关键词汇作为筋骨存在,她胜间靖子存在的历史意义、社会意义就不大。
胜间靖子先是侵华战争中进犯中国、侵蚀中国、损害中国的一员外,主要的是,她曾经是侵华日军的一员!她是日本关东军医院的护士!
如果日本没有发动偷袭珍珠港的战争,使美国人对日宣战!
如果日本没有发动太平洋战争,使日本人深陷深陷战争泥潭!
如果如果没有主动发动侵犯苏联的诺门坎战役,苏联人也许注意力还在德国!
如果日本不发动“卢沟桥事变”和“淞沪战役”等全面侵华战争的话,
如果日本只侵占中国东北、牢牢守卫其“满洲国”和“台湾”的话,
那么,千千万万的胜间靖子、千千万万的侵华日军、千千万万的开拓团、千千万万的日本工程技术人员、医院的医生护士们,是不是就永远在中国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了呢?
二战中的日本是“自作孽不可活”,所以,每一个身在其中的日本国民也是如此。
如果,日本今天还占据着“满洲国”和“台湾”的话,她胜间靖子怎么评价自己对时代、对社会、对日本关东军、对大和民族的贡献呢?
某一个国民个体,就是国家、民族、时代的一员。她怎么能够超越时代而存在呢?
让我们试想:360搜索词条“如果”这样如实记录的话:
1,作为日本国民的胜间靖子曾经在日本投降前卷入侵华日军关东军的队伍,日本投降后,她和千千万万的日本国民一样被卷入兵败如山倒、树倒猢狲散、饥不择食、食不果腹、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惨境。那时,中国东北的农民们可以手举巨石追砸日本人、可以随便拉一个日本姑娘为妻的惨景、那时,有日本开拓团扶老携幼集团逃亡的惨痛景象。那时,苏联军人可以随随便便追着日本姑娘,然后集体强暴……
胜间靖子随后隐姓埋名被中国人民解放的洪流卷入其中。并且,和在共产党军队服务的丈夫一起,参加中国革命、进入轰轰烈烈的中国大变革的时期。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经过周恩来总理的批准,她先加入中国国籍,又恢复了日本国籍。
1984年,胜间靖子率全家(丈夫王德成、女儿、儿子)回到日本定居。
回国的胜间靖子作为日中友好的使者,始终为两国的友谊和发展贡献着毕生的经历和信念。她先后为中日两国首脑当翻译,(历届4任日本前首相和几届中国领导人)。她教育的日本学生已经桃李满天下,其中,竟然无一人是破坏日中友好的人物。
2,胜间靖子是日本国民,她一直热爱中国。——可是,这样的日本人多啦!
360词条如下:胜间靖子(中文名刘静贞)出生在中国,二战后流落东北,隐瞒日本国籍加入中国共产党,文革中受尽折磨,后经周总理亲自批示加入中国国籍。55岁时,她第一次回到日本。这个给胡锦涛等中国领导人当过翻译的高级知识分子,刚回日本时连饭都吃不饱,却一直为中日友好奔走呼吁,八旬高龄还多次回中国,资助中国的穷孩子。她说:“我把中国当成娘家,日本不是。为了中国孩子,我也要活下去。”
我一直评论:360关于胜间靖子的词条,是“无筋骨,站不直”的词条。她毁了一个人存在的全部社会意义、历史意义、和民族意义。
田中角荣曾经是日本关东军的骑兵,日本国出版一本书,叫《摸过地狱之门的人》写的就是他。他随日本关东军到了中国黑龙江富锦县,因为发高烧,送回日本国。我看过田中角荣先生写的《我的履历书》。
《田中角荣传》记载,田中角荣在1939年3月到1940年11月做为关东军序列的盛冈骑兵第三旅团二十四联队一中队的士兵,驻扎在黑龙江富锦县。
中曾根康弘侵华战争时期是日本海军少校,他随军舰去过上海游弋。
1996年我在日本国东京都亲耳听过、亲眼目睹他关于“日中关系”的演讲。
大平正芳前首相是张家口一带日本驻华特务机关“兴亚会”的头目。
关于他的词条这样记载:大平正芳1936年毕业于东京商科大学。曾任兴亚院驻中国张家口事务官。“兴亚会”就是侵华战争前后,为侵华日军搜集中国经济情报的驻华机构。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1944年9月,作为二等兵的村山富市应征入伍。
关于他的词条:在当兵之前,村山富市几乎每天都在思考着“怎样为国捐躯”这个问题。然而,等他成为真正的军人之后,他才发现军队里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比如长官的指令即为天皇的命令,谁也不敢不服从等。这种畸形的现实,不由得使村山富市从心里对战争产生了疑问。就在他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时候,日本战败投降了。不过,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没有到中国参战,日本就投降了。
参战的日本人很多,参加侵华日军的日本前首相也有好几位。我1991年在日本国留学,当时的日本国民都告诉我:“是男人都穿上军装上战场了,留下的男人,不是残疾人,就是从战场上撤退回来的原伤残的军人。”
侵华战争,是中日关系历史中绕不开的一段惨痛的历史!谁想企图绕开它都是徒劳的!
我前面评论的核心点,是个人不能决定自己在什么历史潮流中翻滚、裹挟过。但是,一个人可以用以后的思想、观点、行为,改变以前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固有的形态给自己带来以往的经历、教训,使一个民族走向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的谚语叫做:痛定思痛、前车覆后车鉴……
无疑,田中角荣、中曾根康弘、大平正芳、胜间靖子等人,或多或少都在起着这样的社会的、历史的、进步的、和平的、积极向上的意义和作用。
安倍晋三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人物。但是,中日之间领土的战争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只有争夺海域、争夺海岛的可能性还是存在。我在日本国七年,我去过日本自卫队很多次,我是送外卖的人。(在日本人眼中,我就是个送拉面的日本人。)——我是中国的退役军人。我知道,中国的海军、中国的空军还不如日本自卫队的战斗实力。日本的航空母舰、舰载机在二战时期就敢和美军叫板!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任何国家想占领钓鱼岛都是徒劳的。
日本国想依照武力单独占领钓鱼岛,从而获得钓鱼岛海域的管辖权,是徒劳的。
中国想依照武力单独占领钓鱼岛,从而获得钓鱼岛海域的管辖权,也是徒劳的。
打一百年以后也是如此。这是我方军的分析。还不如依照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的推想:
“共同开发、共同享有钓鱼岛海域主权、两国渔民共同在钓鱼岛海域自由捕捞海洋产品。将来,日中两国携手共同开发钓鱼岛海域的海底资源……。”等等设想。
那么,钓鱼岛海域的面积有多大呢?有浙江省的面积那么大!所以,有争夺的必要。
如果是在日本海军大败大清帝国北洋水师的1895年,日本可以听安倍晋三之流的。
如果是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后,日本国可以听安倍晋三之流的挑唆的。
如果是在胜间靖子在1945年3月参加侵华日军关东军当护士的年代,安倍还可以嚣张。
但是,今天不行了!今天,中国的海军、空军略差日本自卫队实力的情况下,也不成!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多年领导下,确实,已经站起来了。
——我作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作家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但是,今天是大是大非。
二,四位侵华战争中的日本女性
一,悲欢离合中的“悲”
我认识胜间靖子18年了,我是看着她“老”下去的。这么多年中,她喋喋不休地总和我提起一个人来。她就是“李秋英的故事。”
胜间靖子的儿子告诉我:
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末期与六十年代初期,我家曾接识过的一个原日本赴中开拓团出身的残留妇女叫李秋英,住在我家的附近,为人质朴善良,处事谨小慎微。但她的真实经历、坎坷命运以及曲折人生,还是文革中,母亲最艰难时候讲给我的。虽然已经相隔半个多世纪了,关于李秋英的那个尘封的故事,仍然令人感慨、动容。对于那段久远的历史,仍然让人有所深思、警醒。
胜间靖子本人告诉我,李秋英是烧锅炉张老头儿的老婆。在这之前,李秋英给一个从东北来的干部当看小孩儿的保姆。李秋英唯唯诺诺,低声下气,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小孩儿看大了,跑跑颠颠地上学了,那个东北过来的干部,就让李秋英嫁给了孤苦伶仃烧锅炉的张老头子。(这个锅炉的位置,是在护国寺的人民剧场里。)
![]()
美军缴获的日军军刀,作为战利品,被运到美国去。
李秋英有时候去买酱油、买醋。胜间靖子就悄悄跟上去,用日本语说:“你是日本人吧?”
李秋英听了浑身一哆嗦,回头看,眼中充满了惊恐。她唯唯诺诺地点头称是。
以后,没有人的时候,李秋英告诉胜间靖子:“说来话长了!那时,苏联红军打进来了,日本军队仓惶撤退!军队撤退前,命令一名瘸腿老兵及其我们几个成年妇女,日本姑娘,带领方正县全体开拓团成员的孩子们往旅顺方向撤退!那里有日本船,可以把开拓团的家属们带回日本国!我们就风风雨雨、浑浑噩噩地跟着走,战败国国民嘛!不如秋风中的落叶!”
“途中,苏联军队的马队追上来两次!他们要求提供姑娘,晚上用一用。”
瘸腿退役军人一名,男人。其余十几名日本妇女。还有四十几个日本小孩。
大家一开会,几个日本姑娘自觉去了。第二天,她们都身心疲惫地回来了。
主要是她们带回了几个黑面包!大家围在一起,把黑面包分成小块儿,一人一块!孩子们早就望眼欲穿、垂涎三尺、饥肠辘辘了。等分到黑面包后,瘸腿退役军人发话了:
“慢着!——孩子们!谢谢妈妈!是她们分给了你们!快谢!”
其实,哪里是什么妈妈呀!这几位都是日本漂亮的姑娘呀!
孩子们一边哭,一边围着几个日本姑娘喊:“谢谢!妈妈!——妈妈!”
我想开玩笑,但是,又不敢。在庄严和善良面前,我似乎无话可说:
“这种情况,在中国几乎不可能发生,非死几个人不行。”我没话找话。
——胜间靖子没有说话。她的目光是充满了泪水。
又走几天,瘸腿退役军人不敢把大家往炊烟缥缈的中国人的屯落里引领。只好,沿着东北苍凉的、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往南走。南边有海,有旅顺港!
孩子们不比大人,她们实在是饿的走不动了。于是,集体再开会!会上,瘸腿退役军人提议:“先砸死老弱病残的,其余的,跟着再走!——走到哪天是哪天吧!”
百般无奈呀!光天化日之下!众目睽睽之中!气若游丝的弱小的生命就在众人的安慰下,由瘸腿退役军人排好队,一个一个地砸死!
她们死前,还喃喃妮语:“——妈妈!——妈妈!我要回家!我要回日本去!”
我问胜间靖子:李秋英回忆怎么砸死的情景了吗?
胜间靖子回忆:李秋芳回忆,小孩子饿的站不起来,她们依次排好,或者坐,或者躺着。
瘸腿退役军人用两块大石头放好,日本小孩子躺上去,头刚刚好被石头架住。他说:“好孩子,闭上眼睛!咱们就回日本喽!”然后,举起一块石头砸下去!“啪!”的一声!小孩子的躯体扭动几下……。下一个,“来,好孩子!听话!躺在这儿……”
最可怕的是,有几个当时没有被砸死,大哭!瘸腿退役军人也是8天没有进食了,他连手举石头的力气都没有了。
……,……。
胜间靖子告诉我,李秋英嫁给烧锅炉的张老头子,是东北过来的干部指派的。他家的小孩儿,是李秋英带大的。李秋英在东北来的干部家从来是兢兢业业、大气不出的。
烧锅炉的张老头子生活拮据。李秋英就依靠给街坊四邻洗衣服过生活。
胜间靖子告诉我:我和老头儿(丈夫)在中国电影资料馆是专家,我们的工资有近400元,我们每个月都悄悄地资助李秋英。李秋英每次拿到一小卷钱,都赶紧藏起来,千恩万谢地小跑着离去……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年,日本大使馆援护处在华进行的“寻亲活动”开始。李秋芳带着烧锅炉的张老头儿,还有儿子,回到了梦牵魂绕的日本国。
李秋芳对我说过一百遍:“侵华战争是犯罪,日本人罪有应得呀!”
胜间靖子说:李秋芳常常到我家失声痛哭。回忆侵华战争中中国人的惨死、回忆日本投降后日本开拓团妇孺的惨死……。
我家的老头儿王德成常常指着李秋芳打趣地说:“你就是一条泪河!”
我方军恰恰在日本国驻华大使馆领事部的援护处工作过。那时,日本侨民来了,由于经历战火纷飞、和不停的中国国内的运动,他们身上可以证明他们是日本“开拓团”家属的所有证明都丢失了!——可是,这些贫困、服装陈旧的老太太会一口流利的日本语。
她们躺在日本大使馆领事部援护处办公室的地板上说:“我到家了!我不走了!”
日本领事们没有办法,只好用日本语说:“你们的心情我们理解了,但是,规章制度不允许呀!我们和赤仓亮参赞商量一下,上报日本外务省、警视厅,看看怎么解决吧?”
我在一旁呆若木鸡,中文用不上,日文也用不上。——没有我屁事。
二,生死离别中的“离”
本文写得是“离”。胜间靖子不止一次给我讲她的同学聚会,我都倒背如流了。
胜间靖子是1984年举家回到日本国。从此以后,她中学的“同学会”就没有断了联系。早先,日本同学们都以为胜间靖子死了,谁知,这个“中国人不中国人,日本人不日本人”的人又回来了。
每一年,都开“同学会”,在饭馆里都有同学找上来,大家相拥欢笑,自不必说。
每一年,野崎优美子都来,大家都是老太太啦,就说:“——野崎!当年你和山下正雄是郎才女貌!你们还悄悄谈恋爱哪!坦白!当年偷偷亲吻了没有!?悄悄干了哪个没有?——哎呦,——诶呦!都七老八十啦!还不好意思哪!——还保密哪!”
每一次,野崎优美子都低头不语。问急了,就喃喃细语:“听说,在1945年美军对冲绳岛进攻,美军阵亡12000人,伤38000人!我的山下正雄中尉被美军炮弹击中,身亡啦!我不相信!我去过日本陆军省档案局调查20几次!警察局的档案我都翻过无数遍……”
日本同学们哽咽成一片,女同学多,——男同学都战死了!有人问:
“野崎优美子,那么,你每天怎么睡觉哇?你还在梦中想他吗?”
野崎优美子很淡定地回答:“我还是喜欢他!他是我的恋人!我每一天都抱着他睡!”
——举座哗然!他不是战死了吗?你抱着他?你开玩笑呢吧?哈哈哈、哈哈哈……
大家哄然大笑成一片。野崎优美子认真地说:“是他!他是一个叫山下正雄的布娃娃。”
有一天!完了!全完了!天塌地陷啦!来了一位拄着拐杖,只能坐在轮椅上的男人!他一脸的老年斑、稀疏的头发!满头的伤疤历历在目!推轮椅是是她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太太。
进入“同学会”他从浑浑噩噩的眼镜片中透过巡查的目光。说:“——同学们!我是山下正雄!我来迟了。我是在北海道看见《北海道新闻》夹角中您们刊登的广告后,才专门乘坐新干线高速铁路赶来的呀!”
山下正雄哭了起来:“呜……,呜……。几十年来,我来东京找了30几次,翻遍了所有东京目白区市役所的登记!1945年,美军的轰炸机B—25,天天来轰炸东京!市役所登记在案!我的野崎优美子一家都被炸身亡啦!——我心如刀绞哇!百般无奈,我开始在东京银行工作,又转到北海道定居了!”
野崎优美子和山下正雄这对恋人在战后50年后面对面站在一起了!
可是,万籁俱寂,双目相对,唯有泪四行!日本同学们都哭泣起来……。
我很欠,问:“后来呢?”胜间靖子谈了一口气,回忆:要分别了,山下正雄从口袋中拿出一块丝绢手帕,向饭店老板借来笔砚,在丝绢手帕上写下四个字:“涙会·惜别”。
山下正雄中尉把写好的丝绢手帕送给他的恋人,野崎优美子把手帕捂在脸上抽泣起来。
“涙会”在日本语中是“眼含热泪相会”,“惜别”和中文“惜别”一样。
我还是好奇,问胜间靖子老师:“再后来呢?”
胜间靖子叹了一口气,回忆说:“在同学会上,我再没有见到山下正雄和野崎优美子。”
![]()
日本国所有的图书馆里都有这张图纸
三,沧海桑田中的“沧”
中国360百科中,可以搜到“胜间靖子”的词条:
胜间靖子(中文名刘静贞)出生在中国,二战后流落东北,隐瞒日本国籍加入中国共产党,文革中受尽折磨,后经周总理亲自批示加入中国国籍。55岁时,她第一次回到日本。这个给胡锦涛等中国领导人当过翻译的高级知识分子,刚回日本时连饭都吃不饱,却一直为中日友好奔走呼吁,八旬高龄还多次回中国,资助中国的穷孩子。她说:“我把中国当成娘家,日本不是。为了中国孩子,我也要活下去。”
中国360百科中,可以搜到“胜间靖子”的词条。但是,这个词条被中国作家协会的作家方军改写了。她的意义,一言以蔽之:“一个侵华日军的女兵在人生的后半段,像许许多多的日本政治家一样,为日中友好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作为日本国民的胜间靖子曾经在日本投降前卷入侵华日军关东军的队伍,日本投降后,她和千千万万的日本国民一样被卷入兵败如山倒、树倒猢狲散、饥不择食、食不果腹、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惨境。那时,中国东北的农民们可以手举巨石追砸日本人、可以随便拉一个日本姑娘为妻的惨景、那时,是开拓团成员扶老携幼集团逃亡的惨痛景象。那时,苏联军人可以随随便便追着集体强暴日本姑娘……
胜间靖子随后隐姓埋名被中国人民解放的洪流卷入其中。并且,和在共产党军队服务的丈夫一起,参加中国革命、进入轰轰烈烈的中国大变革的时期。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经过周恩来总理的批准,她先加入中国国籍,又恢复了日本国籍。
1984年,胜间靖子率全家(丈夫王德成、女儿、儿子)回到日本定居。
回国的胜间靖子作为日中友好的使者,始终为两国的友谊和发展贡献着毕生的经历和信念。她先后为中日两国首脑当翻译,(历届4任日本前首相和几届中国领导人)。她教育的日本学生已经桃李满天下,其中,竟然无一人是破坏日中友好的人物。
![]()
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庆祝抗战胜利
此段文字是“沧”。中国的辞海中这样说“沧海桑田”:
沧海桑田: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
语出: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唐·储光羲
《献八舅东归》诗:“独往不可羣,沧海成桑田。”明
刘基 《惜馀春慢·咏子规》词:“沧海桑田有时,海若未枯,愁应无已。”
胜间靖子的人生,就是“沧海桑田”的经历。她随侵华日军在东北的扩张,随经商的父亲到中国。在1945年3月,她自愿报考日本关东军医院的护士。她领过一身军装。
在1945年8月挟在二次大战欧洲主战场打败“第三帝国”纳粹德军雄风的前苏联红军,在苏联远东军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带领下,以摧枯拉朽之势进入“满洲”(中国东北地区)...在整个“远东战役”的42天中,日军损失约67.7万人(占日本关东军总数的2/3),其中死亡 8.3万人,投降59.4万人,苏军伤亡3.2万人。
在苏军坦克、战车满街轰鸣的时候,日本关东军医院命令医生、护士给所有卧床不起的日本伤员注射药水,要了他们的命。此情此景的目睹着胜间靖子胆战心惊。
尤其是瘫在在病床上被注射药水之前的日本士兵大喊:“——天皇万岁!”的情景,更是让侵华日军日本关东军实习护士胜间靖子胆颤心惊、目瞪口呆。
胜间靖子随着战祸、战火的蔓延,混迹于中国人之中,从而彻底改变了人生!
四,警世恒言中的“警”
1945年9月9日,孙连仲将军在北平故宫太和殿前受降日军
侵华日军根本博中将率华北驻军走向受降日军的典礼台走去,向中国军民缴枪投降。
作为写侵华日军关东军护士胜间靖子的最后一段,我写得是“警世恒言”中的“警”。
我写作的今天,是2016-6-1。前几天,胜间靖子的亲属给我连续联系,说:“胜间靖子一同参加日本关东军当实习护士的一个和胜间靖子同岁的老太太要我去采访!”
这个日本老太太也是96岁,目前,在日本国大阪,身体健康,会一些中文。
她是1945年3月参加侵华日军关东军医院护士的报名后,参军的。1945年8月,日本投降。胜间靖子是被革命的洪流卷走了,裹挟其中。
而这个老太太,当时,是与一个中国的国军军官结婚了。抗日战争刚刚胜利之时的国军!如日中天!得到中国人民的拥戴!拥护!
日本人叫“中国政府军”,就是蒋介石、国民党领导的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刚刚胜利时期,威信达到顶点!真是如日中天!中国人民幻想着:国民政府、国军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出战争的阴霾,走向民主、走向昌盛!
——谁知道哇!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一下子掉进了腐败的大坑!——人人贪污!——个个腐败!是当官的就没有一个是好东西!隔一个枪毙一个,就漏网一半人!——他们携款外逃!吃喝嫖赌!官官相护!抢房子占地!指鹿为马!愚惑百姓!满嘴瞎话!满肚子男盗女娼!鱼肉百姓!还说什么青天白日!代表什么党国!……
老百姓凡是看见过的坏事,他们全干过,而且,正在干着!
这个日本老太太的命运就不如胜间靖子啦!中国有句谚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个日本老太太在1945年,随国民党军官在沈阳结婚,全国解放时,混迹于北平。刚刚一解放,就是“镇反运动”!后来的运动无数:大炼钢铁!四清四不清!海瑞罢官!文化大革命!……,……。
直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这位日本老太太才死里逃生还了阳。
这位,我把她暂时定位为:“胜间靖子在日本关东军医院的战友”吧?
胜间靖子的亲人转达这位日本老太太的话:“非常想接受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方军先生的采访。有一肚子的话,要告诉中国人民、日本人民,希望通过自身亲历战争的经历,留下警世恒言!告诉未来的日本国、中国年青一代们反思。千万不要重蹈覆辙,要走向和平和光明!”
老太太托胜间靖子的亲人问我:“若邀请您来日本国采访我,您要收多少钱?”
我说:我是“老日本”了,我1984年就在日本《读卖新闻》社工作。我愿意去大阪采访您!而且,不是战争亲历者,我还从不采访。但是,我从不收钱!请原谅!
我20年来,采访500多人,都是二战的亲历者。其中,数百中国的国军抗战将士、八路军、新四军将士,有十名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的美国兵,有十九位原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的中国兵;有前苏联进攻中国东北的原苏联红军官兵,有被日寇强掳为性奴的慰安妇、有日寇强掳的劳工,有远征军官兵、有黄埔军校的老军官们,有数十位原侵华日军老鬼子,有原国军军统系统的抗日人员……
我的公开出版物有十几种。在日本国出版:《我认识的鬼子兵》和《最后一次集结》。
在中国,我出版了《战争最后的证言者》、《最后的尊严》、《最后的军统老兵》、《最后一批人》、《最后的川军》、《最后的记忆》、《最后的抗战老兵》、《重温胜利时光》、《国难见人心》等等书籍。我最近要出版的图书是《最后的飞虎老兵》、《来谢罪的鬼子兵》等等。
20年来,我方军从来没有受过任何人作为交换的一分钱。网络是公正、公平、透明的,我如果有任何不端的行为;我方军管谁要过一分钱的话,请揭发!批判!
但是,我的好友,《亮剑》的作者都梁先生给过我五万人民币,那是支持我采访用的。
另外,裘黎阳先生、陈刚先生、楼潘荣先生支援过我数十次采访的飞机、火车、住宿等等费用。浙江天台的林华强先生几乎天天给我买面条吃!这也是大恩大德,本人感激不尽!
我2002年就下岗了,我一直是无业游民。我当时48岁,我现在63岁。我需要资助,但是,我不要买卖关系的资助。我不是任何人的“御用文人”。我依靠我的良心写作。
我1976年在军队入党,40年来,我最羡慕的是贪官污吏,他们挥金如土,他们吃喝嫖赌,他们携款外逃。明明在办公室赌博、买卖日本人再赠送的汽车,还可以提拔为馆长!党组书记!——而我却捉襟见肘!——但是,我是我们铁道兵的退役军人,我要坚守我贫困而充满信仰的阵地!我不向任何人、任何金钱低头,直到最后一口气!
中国的抗战文学分成三大类:
一,小说。代表作:是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和都梁先生的《亮剑》。
二,报告文学。代表作:斯诺的《西行漫记》和近十年“田野调查派”作家们的作品。
三,文史类文学作品。凡是没有亲历战争,而写出文史类战场记述的作品都是此类。
我是属于“田野调查派”类的作家。我是写报告文学的中国作家。
我坚持自己去采访战争亲历者,我坚持我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写什么。
我坚持不收取任何人的钱财。朋友间的路费资助另当别论。
我是非常想去日本大阪采访胜间靖子的战友的。我既想见见老朋友胜间靖子,我更想采访胜间靖子的“同路人”。关键的地方:
胜间靖子在日本投降后嫁给了共产党人,从而改变了命运和人生。
而胜间靖子的朋友,同样是侵华日军关东军医院护士的人在日本投降后,嫁给了中国国民党军官,从而走向一条人生坎坷的路。但是,历史是螺旋式上升,又曲折式发展的。胜间靖子和她在日本关东军的女同事二人最终,都回到了生活的原点上!经过战争!她们又回到日本国的大阪府幸福地生活着,直到终老,直到希望留下战争亲历者的警世恒言!
——这就是生活的奇妙之处!
中国谚语中有“死不瞑目”的谚语。说得是,人之将亡,忽然有无数的人生感言、人生顿悟,要说给后人听。弥留时分,不闭眼睛。后人说:“——您老人家放心去吧?”给她合上双眼,她想着还有警世恒言未叙,一着急,——‘垮塌’一声!——又睁开双眼!
我通过胜间靖子的亲人转告那位日本老太太,我方军不收钱。
——日本那边也回话了:
“您不收钱,那就是心怀歧异;不收钱,是心怀叵测,我们日本人不放心。”
这件事情,就这样先放下了。我不知道将来的结局是什么。——她们都96岁了。
我希望:中国也好,日本国也好,两国的电影人合起手来拍摄关于胜间靖子,和她关联的几位日本妇人的电影故事片。这个电影应该是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故事片。
2016-6-1